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北堂未安寝,西园聊骋望。
玉户照罗帏,珠轩明绮障。
别客长安道,思妇高楼上。
所愿君莫违,清风时可访。
此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而又带有淡淡离愁的场景。开篇“北堂未安寝,西园聊骋望”两句,表明诗人在北堂没有平静地休息,而是在西园中漫步眺望,流露出一种不安与不满的情绪。
接着“玉户照罗帘,珠轩明绮障”两句,以富丽的辞藻描写了一个华美的室内装饰,玉制的门扉映照着薄纱窗幔,珠光璀璨的轩辕衬托着精致的丝织品。这不仅是对物质环境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一面。
“别客长安道”一句,转折点出现了。这里的“别客”指的是告别行人,而“长安道”则是唐都长安的大路。这表明诗人的心中除了对美好物质环境的向往之外,还有对于即将离去或已经离去的亲朋好友的思念。
紧接着,“思妇高楼上”一句,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思念。这里的“思妇”是指那些在高楼上思念远行者的女性形象。这不仅仅是对一个个体情感的刻画,也是对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离别之痛的一种抒发。
最后,“所愿君莫违,清风时可访”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亲友的期盼。诗人希望对方不要辜负自己的期待,在清风明月之夜,可以来访。此处“清风时可访”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蕴含着诗人对友情深厚而持久的愿望。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对环境、物质与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生活中的闲适享受,又不免有离别之苦;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有对亲情友情的深切留恋。
不详
大妇裁纨素,中妇弄明珰。
小妇多姿态,登楼红粉妆。
丈人且安坐,初日渐流光。
平生偏好酒,劳尔劝吾餐。
但得杯中满,时光度不难。
一囊书重百馀斤,邮吏宁知去计贫。
莫讶偏吟望乡句,明朝便见岭南人。
瘦马羸童行背秦,暮鸦撩乱入残云。
北风吹起寒营角,直至榆关人尽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