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伯长主簿

学诗大略似参禅,且下功夫二十年。

君要亲尝狮子吼,法须尽吐野狐涎。

几人错会先师话,吾辈元齐古佛肩。

天遣放翁穷不死,茶山钵袋未曾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学习诗歌大致如同参禅,需要花费二十年苦功修炼。
你要亲自体验那狮子吼的力量,佛法的精髓需倾尽全力去领悟。
有多少人误解了先师的话语,我们这一代要像古佛般肩负责任。
上天让陆游在困厄中仍不屈不挠,茶山的禅杖和饭碗的故事并未传承给他。

注释

学诗:学习诗歌。
大略:大致。
似:如同。
参禅:佛教修行的一种方式,静坐冥想。
且:并且。
下功夫:努力学习。
二十年:长时间。
亲尝:亲身经历。
狮子吼:佛教比喻智慧的震撼力量。
法须:佛法必须。
尽吐:全部展现。
野狐涎:比喻未经深思熟虑的见解。
错会:误解。
先师:前辈老师。
吾辈:我们这一代。
元齐:本来。
古佛:古代的佛,象征智慧和觉悟。
天遣:上天安排。
放翁:陆游的号。
穷不死:在困境中不屈。
茶山:指陆游的别号‘龟堂’,因他曾寓居浙江山中。
钵袋:僧人的食具,这里指生活简朴。
未曾传:没有被传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赠给王伯长主簿的作品,以诗歌的形式探讨了学习诗歌和参禅的相似之处。诗人将学诗比喻为修行参禅,强调需要长期刻苦钻研,至少二十年的功夫。他鼓励王伯长要有勇气去理解深奥的诗歌,如同狮子般发出震撼人心的吼声,同时要求对诗歌的理解要彻底,如同禅宗弟子尽释疑惑。

诗人批评那些未能正确领会先师教诲的人,暗示自己与王伯长一样,肩负着传承古代智慧的重任,如同古佛般承载着传承的使命。最后,诗人以陆游自己的经历为例子,虽然生活困顿(“天遣放翁穷不死”),但并未放弃诗歌创作,暗示诗歌之道就像茶山僧侣的传承,未曾因个人境遇而中断。

整首诗寓教于乐,既有对学问的严肃态度,又带有激励和自我调侃的意味,体现了陆游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见解。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赠石帆老人

地僻林深客到稀,高舂未起闭柴扉。

新松郁郁三千本,密竹萧萧一尺围。

溪叟旋分菰米滑,山童新采蕨芽肥。

因君更作长闲想,麟阁云台竟是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赠传神水鉴

写照今谁下笔亲,喜君分得卧云身。

口中无齿难藏老,颊上加毛自有神。

误遣汗青成国史,未妨著白号山人。

它时更欲求奇迹,画我溪头把钓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吕次翁

君得金丹虽未仙,放翁邂逅与忘年。

空能处处誇诗句,不解时时赠酒钱。

马骏极知生冀土,鹤飞会见上辽天。

尔来笔砚尘埃满,剩欲相从乞一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成封州

绿发临边固已奇,不应憔悴客京师。

极知自有封侯骨,但要无忘耕垄时。

意气覆毡书捷布,风流横槊赋新诗。

平生每恨相从少,满眼关山又语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