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其四)

为嫌禅板太无端,岂料遭他象简瞒。

今日因何忽放下,普天致仕老仙官。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境展开,通过对比禅板与象简,揭示了放下与觉悟的主题。禅板象征着修行的严格与约束,而象简则可能代表了外在的荣誉或地位。诗人通过“为嫌禅板太无端”表达了对传统束缚的厌倦,接着“岂料遭他象简瞒”则暗示了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可能迷失自我。最后,“今日因何忽放下”引出转折,点明了在某个时刻,诗人或修行者突然领悟到放下一切的必要性,实现了心灵的解脱。“普天致仕老仙官”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这位修行者达到了超脱世俗、享受宁静的境界,如同一位仙官,不再受世间事务的牵绊。

整体而言,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探讨了修行过程中的内心挣扎与最终的觉悟,以及放下与解脱的深刻含义。它不仅反映了佛教中关于放下与超越的主题,也蕴含了对人生追求与精神自由的思考。

收录诗词(7)

释祖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其五)

达磨携将一只归,儿孙从此赤脚走。

借他朱履代麻鞋,休道时难事掣肘。

化鹏未遇不如鹍,画虎不成反类狗。

形式: 偈颂 押[有]韵

偈(其六)

今朝拄杖化为龙,分破华山千万重。

珍重佛心真圣主,好将尧德振吾宗。

形式: 偈颂 押[冬]韵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馀。

形式: 押[鱼]韵

临终示偈

说时七颠八倒,默时落二落三。

为报五湖禅客,心王自在休参。

形式: 偈颂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