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碧玉箫(其十)

笑语喧哗,墙内甚人家?度柳穿花,院后那娇娃。

媚孜孜整绛纱,颤巍巍插翠花。

可喜煞,巧笔难描画。他,困倚在秋千架。

形式:

鉴赏

这首元曲《碧玉箫·其十》是关汉卿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闺中景象。首句“笑语喧哗,墙内甚人家?”以热闹的笑声和谈话声引出画面,让人想象墙内是一户欢乐的人家。接下来,“度柳穿花,院后那娇娃”通过动态的细节描绘,展现出一位少女在花丛柳树间穿梭的活泼形象。

“媚孜孜整绛纱,颤巍巍插翠花”进一步刻画了女子的娇媚与活力,她精心打扮,身着红色纱衣,头上插着鲜艳的花朵,动作轻盈。最后两句“可喜煞,巧笔难描画。他,困倚在秋千架。”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面的赞美,认为即使是技艺高超的画师也难以捕捉这种生动美,而那个倚在秋千上的身影更是惹人怜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运用了细腻的笔触,通过对人物动作和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元代闺中女子的活泼与娇俏,富有生活气息和情趣。

收录诗词(61)

关汉卿(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 号:已斋(一作一斋)
  • 生卒年:约1220年──1300年

相关古诗词

【仙吕】一半儿.题情

碧纱窗外静无人,跪在床前忙要亲。

骂了个负心回转身。

虽是我话儿嗔,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

形式:

【仙吕】一半儿.题情

银台灯灭篆烟残,独入罗帏淹泪眼。

乍孤眠好教人情兴懒。

薄设设被儿单,一半儿温和一半儿寒。

形式:

【仙吕】一半儿.题情

多情多绪小冤家,迤逗的人来憔悴煞;

说来的话先瞒过咱,怎知他,一半儿真实一半儿假。

形式:

【仙吕】醉扶归.秃指甲

十指如枯笋,和袖捧金樽;

杀银筝字不真,揉痒天生钝。

纵有相思泪痕,索把拳头揾。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