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谣

临春阁下花蒙茸,雕阑玉树沉香风。

君王酣醉眠未起,满床明月鲛绡红。

罗襦学士文章女,碧叶黄鹂呈好语。

可怜日暮秋雨来,惊散一庭金翠羽。

朱门流水自徘徊,井桐花落无人知。

江南梦断雁不飞,空城夜夜乌鸦啼。

形式: 古风

翻译

临春阁下花儿繁茂,雕栏玉树间飘着沉香的微风。
君王沉醉未醒,床铺上洒满了透过明月的鲛绡般红光。
穿着华丽的学者女子,像罗襦一样才华横溢,吟诗作赋。
可惜傍晚秋雨降临,打散了一院的金翠鸟群。
富贵人家的流水独自回荡,井边桐花凋零却无人察觉。
江南的美梦已断,大雁不再飞来,空城中每晚乌鸦哀啼。

注释

蒙茸:茂盛、繁密。
雕阑玉树:形容华美的楼阁和装饰。
酣醉:喝得很醉。
鲛绡:传说中的鲛人所织的细薄丝绸。
罗襦:丝质的内衣,代指才女。
金翠羽:泛指华丽的鸟类羽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宫寂寞、春光无限的意境。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悠闲自得而又孤独寂寞的帝王形象,以及他所处的那片繁华与冷清并存的空间。

"临春阁下花蒙茸,雕阑玉树沉香风。" 这两句描绘了宫中的美丽景色,花开得正好,春意盎然,但却被细雨或薄雾所笼罩,使整个场景显得有些朦胧而神秘。

"君王酣醉眠未起,满床明月鲛绡红。" 这两句则是对帝王生活的描写,帝王沉浸在酒色的温柔中,还未来得及醒,月光洒在他的寝榻上,与他身边的罗襦交织出一幅温馨的图画。

"罗襦学士文章女,碧叶黄鹂呈好语。" 这里写到了宫中的才女,她们不仅美丽,而且文笔生花,用鸟儿传递消息,显得分外灵动。

然而,诗歌随后转折到一种忧郁的情绪:

"可怜日暮秋雨来,惊散一庭金翠羽。朱门流水自徘徊,井桐花落无人知。江南梦断雁不飞,空城夜夜乌鸦啼。"

这里的诗意变得哀伤起来,秋雨带来的不是生命力的滋润,而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失落感。宫中的鸟儿被惊散,一庭花开无人赏析。江南的梦想也随着雁不再飞翔而破灭,空城之夜,只剩下乌鸦的啼叫声。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闲适与秋夜寂寞的对比,以及对美好事物无法持久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美景难再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9)

赵汝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八声甘州(其二)和人春雪词

看东风、天上放梅开,经岁又新成。

笑柳眼迷青,桃腮改白,蝶舞尘惊。

任是万红千紫,无力与春争。

想建章鳷鹊,犹是残霙。

不比腊前憔悴,拨寒炉榾柮,茶薄烟清。

快玉龙战罢,四野迥收兵。

望红花、扶桑国里,玉玲珑、□□海天平。

晴窗下,疏疏花雨,滴滴春声。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其三)送春

又江南、三月更明朝,便已是南风。

拟强驻韶光,狂追柳絮,卧占残红。

早向尊前沈醉,莫听五更钟。

赢得春工笑,恼杀渠侬。

只道春风不改,□年来岁去,柳密花浓。

但沈腰潘鬓,无复旧时容。

春还是、多情多恨,便不教、绿满洛阳宫。

只消得,无情风雨,断送匆匆。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其一)九日登高

不看萸、把酒对名山,无帽厌西风。

渺四海故人,一尊今雨,万里长空。

宇宙此山此日,今夕几人同。

举世谁不醉,独属陶公。

当日白衣几许,漫凄其寄兴,落日篱东。

抚停云六合,借醉托孤踪。

□吊古、不须多感,□古人、那得共杯中。

拚酩酊,明年此会,谁此从容。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六州歌头.元夕和宜可

天涯倦客,如梦说今宵。承平事,车尘涨,马鸣萧。

火城朝。

狂歌闲嬉笑,平康客,五陵侠,闲相待,沙河路,灞陵桥。

万眼琉璃,目眩去闲买,一剪梅烧。

数金蛾彩蝶,簇带那人娇。说著魂销。掩鲛绡。

波翻海,尘换世,铜仙泪,铁心娆。

渺何地,跢朱履,解金貂。步宫腰。

瑶池惊燕罢,瓶落井,箭离弨。

灯楼倒,吴儿老,绛都迢。

点点梅梢残雪,似东风、吹恨难消。

悄山村渔火,风鬓立春宵。绕寒潮。

形式: 词牌: 六州歌头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