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志

宁往百里步,曲木不可息。

宁忍三日饥,邪蒿不可食。

虽云食息顷,便分淑与慝。

志士当暮年,闻道转历历。

要使此一身,如琢复如涤。

整冠与纳履,微嫌费疏剔。

未若瓜李地,绝不见吾迹。

形式: 古风

翻译

宁愿走百里的路,也不在弯曲的树木下停留。
宁愿忍受三天的饥饿,也不吃那些不干净的野草。
虽然短暂的休息和饮食,却能分辨出善恶。
志士在晚年,对道义的理解更加清晰。
要让自己的身心如同雕刻和洗涤一样纯净。
整理帽子和鞋子,虽有些繁琐,但不算什么。
不如身处瓜田李下,以避免留下任何痕迹。

注释

宁:宁愿。
往:前往。
百里步:长途跋涉。
曲木:弯曲的树木。
三日饥:三天饥饿。
邪蒿:不干净的野草。
食息顷:短暂的休息和饮食。
淑:善。
慝:恶。
暮年:晚年。
历历:清晰分明。
如琢复如涤:如同雕刻和洗涤。
费疏剔:繁琐细致。
瓜李地:瓜田李下。
绝不见吾迹:不留痕迹。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坚守高尚品格和理想信念的决心。开头两句“宁往百里步,曲木不可息。宁忍三日饥,邪蒿不可食。”通过对比,强调了宁愿长途跋涉也不在弯曲不平的树下休息,宁可忍受三天的饥饿也不去吃有毒的野菜,表明了诗人对于正直和纯洁生活的坚持。

接着,“虽云食息顷,便分淑与慝。志士当暮年,闻道转历历。”诗人提到即使在极短暂的时间内也要区分善恶,到了晚年更应该追求高尚的理想和道德。

“要使此一身,如琢复如涤。”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品行能够像琢磨玉石一样纯净无瑕,如同洗涤一般干净。

最后,“整冠与纳履,微嫌费疏剔。未若瓜李地,绝不见吾迹。”则是说诗人对于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有严格的要求,就像整理帽子和穿鞋一样,即使是在种植瓜果之地,也不留下任何不良的痕迹。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示了诗人的高洁情操和对个人品德的极致追求,是一篇表达坚定理想和自我修养的佳作。

收录诗词(3)

杜浚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运司园亭.小亭

二亭虽云小,好在泉石间。

白石自齿齿,清泉亦潺潺。

公府无留事,暂来寄余闲。

筇杖乌角巾,一日几往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运司园亭.月台

明从海上来,皎皎入我牖。

何如登高台,对月把尊酒。

问月月无言,浩歌诗千首。

几人知此乐,此乐公所有。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运司园亭.水阁

方池导流水,横阁上寻丈。

晨曦夜月光,罩影相滉漾。

游鱼时出没,飞鸥亦下上。

终朝倚栏杆,不见有风浪。

形式: 古风

运司园亭.玉溪堂

堂前对花柳,堂后瞰沼沚。

贤者堂中人,虚心湛如水。

烦暑当风窗,中宵隐月几。

作诗纪胜概,诗与水清泚。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