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师川至李氏涵虚阁

阑暑追凉得佳处,笋舆乘兴入蒿蓬。

乍停西岭三秋雨,得借东湖一曲风。

江上帆樯来雉堞,波间荷芰没凫翁。

后车孺子贤孙在,吊古徘徊返照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寻幽纳凉的情景,诗人乘坐竹轿,兴致勃勃地探访隐秘之处。首联“阑暑追凉得佳处,笋舆乘兴入蒿蓬”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夏日酷暑中寻求清凉之境的过程,竹轿(笋舆)载着诗人,带着满腔的热情,深入到蒿蓬之中,寻找那片凉爽之地。

颔联“乍停西岭三秋雨,得借东湖一曲风”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宁静。刚刚经过西岭的三秋细雨洗礼,空气清新,再借由东湖的一曲轻风,使得整个环境更加宜人。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雨后的静谧与风的轻柔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略带凉意的氛围。

颈联“江上帆樯来雉堞,波间荷芰没凫翁”描绘了一幅江面风光图。江面上帆船如织,仿佛直抵城墙(雉堞),而水波间的荷花与菱角似乎淹没了一位悠闲的渔翁,画面充满了动态与静态的和谐之美,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尾联“后车孺子贤孙在,吊古徘徊返照红”则引出了对历史的追思。诗人与同伴们在游览之后,坐在车上,回忆起过往的历史人物,心中充满感慨。夕阳的余晖映照在他们的脸上,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和人生的沧桑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寻凉、自然景观、历史追忆等多个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200)

洪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人日

偶逢人日强裁诗,身在异乡多所思。

天气暖如寒食后,桃花酷似暮春时。

溪毛入馔光浮箸,云子新炊滑溜匙。

斗酒百钱能得醉,傥寻佳处一伸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悠然斋

可到羲皇上,不离方丈间。

初无盈把菊,尽日对南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

临川即事(其一)

岘台著色山水,南湖罨画池塘。

欲买浮家泛宅,个中端坐迷藏。

形式: 六言诗 押[阳]韵

临川即事(其二)

觅句翻经灵运,临池学书右军。

谁知麻源三谷,顿有一双玉人。

形式: 六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