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涂叹

经旬滞愁霖,春泥苦融泄。

但积征途艰,那补漏天裂。

沈浊溃欲浮,流阴荡难闭。

顿令如坻平,投足起窊凸。

略激颡已过,甫涉髁先灭。

譬作瀚海行,中道势无辍。

谁能坐衣冠,或可养鱼鳖。

污下圣所悲,欲往气为结。

未免相经过,畴能避湔涅。

阖道胡云难,陇坂未嫌折。

尺寸有可持,遑复畏蹉跌。

纵有穆驭良,为功逊乘橇。

足土苟不离,都卢等跛蹩。

几吁方者舆,不为载重设。

人憾那得齐,劳生动胶辙。

仆御嗟何辜,先后百推曳。

将毋累微躯,心境两兀跪。

毕景不半程,用力亦云竭。

前途更淤洳,欲铲无巨铁。

所望阳光开,庶闻叹声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泥涂叹》,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诗中描绘了作者在连绵不断的雨季中,行走于泥泞不堪的道路之上,所遭遇的种种艰难险阻。

首句“经旬滞愁霖”,点明了连续十日的愁闷雨季,为全诗奠定了阴郁的基调。接下来,“春泥苦融泄”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春雨过后,道路泥泞不堪,积水难消的情景。随后,“但积征途艰,那补漏天裂”两句,进一步强调了道路的艰难,以及自然环境对行人的不利影响。

“沈浊溃欲浮,流阴荡难闭”描绘了雨水冲刷下,泥水混浊,难以分辨道路的情况。“顿令如坻平,投足起窊凸”则描述了道路忽高忽低,难以稳定行走的状态。接着,“略激颡已过,甫涉髁先灭”两句,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道路的崎岖不平,行走的困难。

“譬作瀚海行,中道势无辍”将行走的艰难比作穿越茫茫大海,暗示了前行的不易。“谁能坐衣冠,或可养鱼鳖”表达了诗人对舒适生活的向往,与当前处境的强烈对比。

“污下圣所悲,欲往气为结”抒发了诗人对于恶劣环境的无奈和悲愤。“未免相经过,畴能避湔涅”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道路的忧虑和恐惧。

“阖道胡云难,陇坂未嫌折”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乐观态度。“尺寸有可持,遑复畏蹉跌”鼓励自己即使道路再难,也要勇敢前行。

“纵有穆驭良,为功逊乘橇”以车马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状态的追求。“足土苟不离,都卢等跛蹩”再次强调了脚踏实地的重要性。

“几吁方者舆,不为载重设”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不公的不满。“人憾那得齐,劳生动胶辙”揭示了人们在困境中的无助和挣扎。“仆御嗟何辜,先后百推曳”描绘了随从的辛劳和无奈。

“将毋累微躯,心境两兀跪”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命运的反思。“毕景不半程,用力亦云竭”感叹了时间的流逝和努力的徒劳。“前途更淤洳,欲铲无巨铁”预示了未来的挑战更加艰巨。

最后,“所望阳光开,庶闻叹声绝”表达了诗人对于光明未来的期待和希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不拔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合肥城楼

筝笛声消极浦间,逍遥津水尚湾环。

英雄浪捲都无迹,城郭珠沈竟不还。

生惜文鸳名似锦,旧倾韦虎望如山。

登楼此日容清啸,词客淮南鬓已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定远

重冈百盘叠,势与遥山争。

淮云一片落,远见南谯城。

高楼矗三两,雉堞苍苍明。

冈转忽不见,渐闻鸡犬声。

驮铃间市喧,卸装孤馆清。

乌乌起画角,月上诗已成。

稍进馆人语,闲数来朝程。

饭冷酒力薄,凄苦中宵情。

平头促就枕,明发宜五更。

一笑遣之去,且当吟洛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红心驿

茅檐三尺五里长,牛马矢杂泥筑墙。

墙头时出野花朵,辛苦细趁行人香。

红尘欲暗日卓午,绿柳尚绾时青阳。

急须小憩饥尚可,不妨梦罢炊黄梁。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夜过黑山宿涧溪(其一)

雨程易阴晦,不料夜已果。

极望无人烟,悽惶落途左。

有山当我前,黬黑夕霾裹。

稍入意已迷,甫涉路无妥。

扑额崖奔崩,仇足石碎琐。

怪光睛屡凝,寂响魄虚堕。

一水忽界空,远现白瑳瑳。

波声渐砰訇,山径更埳坷。

何因喜忽狂,嵌天见村火。

逝为褰裳行,扪石少危坐。

形式: 古风 押[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