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棒头取證,撒土撒沙。喝下承当,承虚接响。
向上向下,转见颟顸。说妙谈玄,和泥合水。
这一片田地,分付来多时也。
平地欺人,尽大地撮来,如粟米粒大。
掉棒打月,佛祖凡圣,拈向一边。
红霞穿碧落,白日绕须弥。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诗人释克勤所作的《偈五十三首》中的第二十九首。它以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修辞手法,展现了禅宗思想的精髓。
诗中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如“棒头取證”、“撒土撒沙”、“喝下承当”等,形象地描绘了禅宗修行的过程和境界。通过“向上向下,转见颟顸”、“说妙谈玄,和泥合水”等句子,表达了对禅宗修行中常见误区的警醒与批判。
“这一片田地,分付来多时也”一句,寓意深远,暗示了禅宗修行的长期性和深入性。接下来,“平地欺人,尽大地撮来,如粟米粒大”则强调了修行者应放下一切外在的追求,认识到万物的本质如同微小的粟米,体现了禅宗“空”的哲学思想。
“掉棒打月,佛祖凡圣,拈向一边”则展示了禅宗修行中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和超越,无论是佛祖还是凡人,在禅者的视角下都只是暂时的存在,最终应归于“空”。
最后,“红霞穿碧落,白日绕须弥”两句,以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禅宗修行者超越世俗、达到心灵自由的境界。红霞穿透碧落,象征着修行者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白日绕须弥,则寓意着修行者的心灵达到了宇宙的中心,实现了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禅宗修行的智慧与境界,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真谛。
不详
田地稳密底,抬脚不起,探头太过。
神通妙用底,放脚不下,收身未转。
直饶十字纵横,朝打三千,犹较些子。
若知有去,始见全提半提。
傥或未知,布袋里老鸦虽活如死。
杀人刀,活人剑。上古之风规,亦是今时之枢要。
言句上作解会,泥里洗土块。
不向言句上会,方木逗圆孔。未拟议,已蹉过。
正拟议,隔关山。击石火,闪电光。
搆得搆不得,未免丧身失命。
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
云腾致雨,世界索然。日照天临,乾坤廓尔。
文殊台里,万菩萨纵然显现,晴是晴,雨是雨,山是山,水是水。
眨上眉毛早蹉过,塞却眼。
更形言语转周遮,命取口。
尽大地都为一尘,佛眼觑不见。
一大藏都为一句,海口莫能宣。
也未提得一半在,忽然踏破化城时。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