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叔嗣在生日之际所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个人成长的感慨。首句“年往望空除”描绘了岁月如梭,时光匆匆而过的感觉,而“时来循虚至”则暗示着时光的无形和难以把握。接下来的诗句“明两无留晷,吹万有逸气”进一步强调时间的短暂和生命的活力。
诗人回顾自己已度过七个本命年,即将进入新的年龄阶段,感慨“束发岁更七,算齿纪将二”。他年轻时怀有隐逸之心,“少怀沧洲心”,但随着年龄增长,壮志或许有所减退,“壮损青霞志”。这里的“沧洲心”和“青霞志”分别代表隐居和远大抱负。
诗人以“淮禽终异化,魏瓠始同弃”表达世事变迁,自己对过去的某些追求和理想不再执着,转而接受现实。“五游存予欢,三费亡吾忌”表明他享受当前的生活,不再为过去的耗费而忧虑。最后两句“达生庶不疚,乘流随所寄”传达出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希望在通达人生哲理中减少遗憾,随波逐流,自在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时光的感慨,也有对个人成长的反思,展现出诗人成熟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