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夜月离于毕,篙师可奈何。
帆穿风减半,江阔雨添多。
侧岸无牵路,中流有旋涡。
平生柂楼底,得在柳梢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船只行驶于汹涌江水中的生动画面,通过对夜晚月亮、风力、江阔和雨量的细腻描述,展现了作者在舟中所经历的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
首句“夜月离于毕”,以“毕”星为参照,点明夜色已深,月亮高悬。紧接着,“篙师可奈何”则表现出舟行者对风向和水势无能为力的无奈心理。这两句交织出一个在静谧而又有些许不安的夜晚环境中,船只前行的画面。
“帆穿风减半”透露了风力之强,几乎让帆布损耗了一半。随后,“江阔雨添多”则是对广阔江面上雨水交加的一种描绘。这两句通过对自然力量的描述,增添了诗中的动态感和紧张气氛。
“侧岸无牵路”说明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中,即使岸边也找不到可以停靠的路径。接着,“中流有旋涡”则表现出江水的湍急和复杂,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险峻感。
最后,“平生柂楼底,得在柳梢过”,作者回忆起往日在楼下静坐时刻,而今夜却能在柳树下舟行,这种对比不仅映射出作者的生活变迁,也流露出一丝淡定的心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内心情感的交织,塑造了一个在风雨中艰难前行却又不失平静的舟旅者形象,是一首充满动态美和哲思意境的佳作。
不详
理宗绍定五年进士。工诗,时人多所称引。有《静佳乙稿》
寥寥湖上趣,大似水云僧。
故国经年梦,寒窗独夜灯。
鞭声争辇道,月色淡觚棱。
一觉平明睡,都人却未能。
草白三丫路,苔青五里牌。
长年车马客,几两利名鞋。
斗籴随时贵,方言到处乖。
近山樵有主,童稚拾松钗。
古寺沉沉昼日长,泠然清响发僧房。
昭君别去颜如玉,苏武归来鬓已霜。
山水无端言尔志,炭冰何事置吾肠。
老来却爱虚檐外,雨滴梧桐一味凉。
天上麒麟地上行,当年孔释送徐卿。
重来司马儿童喜,初见欧阳老婢惊。
黄道日开经幄霁,紫垣星近履絇明。
本朝宝筴千千岁,惟读书人共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