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渡

昨从邙山来,今从邙山去。

邙山朽骨万万古,惟有行人朝复暮。

黄金蚀尽白石烂,蝼蚁三泉尚知处。

我来欲酹酒一杯,落日荒荒下前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黑石渡》由清代诗人汤右曾所作,通过描绘邙山的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

首句“昨从邙山来,今从邙山去”,以“来”与“去”的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邙山作为背景,象征着永恒与不变,而人的行踪则显得短暂和易逝。

接着,“邙山朽骨万万古,惟有行人朝复暮”两句,将邙山的古老与永恒与人类的短暂生命形成鲜明对比。邙山上的“朽骨”代表了无数逝去的生命,而“行人朝复暮”则描绘了人们在时间长河中不断往返的场景,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无情。

“黄金蚀尽白石烂,蝼蚁三泉尚知处”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脆弱的思考。黄金和白石的“蚀尽”与“烂”象征着物质世界的衰败,而蝼蚁虽小,却能感知地下深处的世界,暗示了生命在自然法则面前的渺小与坚韧。

最后,“我来欲酹酒一杯,落日荒荒下前渡”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感悟。他想要在夕阳西下之际,对着黑石渡祭奠一杯酒,寄托对生命、时间以及自然的敬畏之情。夕阳的“荒荒”不仅描绘了景色的苍凉,也隐喻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终焉。

整首诗通过邙山这一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入了对生命、时间、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哲学洞察力。

收录诗词(26)

汤右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海关

东西谁界绝,封此一泥丸。

地接长城险,天浮渤海宽。

连山趋碣石,积水见辰韩。

吹角关门出,边风马首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辰龙关

束马悬厓险,关门郁不开。

居然横戟地,曾此挂弓回。

浩荡妖星落,苍茫角吹哀。

兵家争间道,为语勒铭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上玉峰徐公

海岳英华盖代人,由来绝业迥殊伦。

《六经》屡折群儒角,九服齐扶大雅轮。

无事心常爱《丘》《索》,有才谁不仰陶钧。

每看元老虚怀处,吐握风流一旦亲。

春官玉尺手亲持,科目光华此一时。

尝惜文辞伤篆刻,独将经术作宗师。

士当失意犹无恨,才苟怀奇定见知。

只有公门惭小草,也滋化雨伴仙芝。

形式: 古风

登岘山亭至甘泉寺二首(其一)

篮舆呕轧傍城隈,积雾霾阴黯不开。

一磴自穿云气入,万峰争送雨声来。

山川浩荡今如此,裘带风流安在哉!

千载牛山共挥涕,古苔秋井易心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