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岘山亭至甘泉寺二首(其一)

篮舆呕轧傍城隈,积雾霾阴黯不开。

一磴自穿云气入,万峰争送雨声来。

山川浩荡今如此,裘带风流安在哉!

千载牛山共挥涕,古苔秋井易心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岘山亭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感慨。首联“篮舆呕轧傍城隈,积雾霾阴黯不开”以生动的声响和朦胧的景象,勾勒出登山途中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接着,“一磴自穿云气入,万峰争送雨声来”两句,通过“穿云”、“争送”等动态描写,展现了山势的雄伟与自然界的生动,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对自由与力量的向往。

颈联“山川浩荡今如此,裘带风流安在哉!”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相联系,表达了对过往辉煌与现今景象的对比思考,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尾联“千载牛山共挥涕,古苔秋井易心哀”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引用典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事沧桑的深切哀叹,以及对永恒不变真理的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历史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壮美山河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清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6)

汤右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岘山亭至甘泉寺二首(其二)

云藏岩谷昼冥冥,忽听天风晌佛铃。

草际老僧迎客至,烟中修竹入门青。

坐来瀛海茫茫地,尽失山川漠漠形。

休问葡萄拨醅后,甘泉一酌自清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荆州二首(其一)

剩础遗隍问旧疆,龙门马牧总茫茫。

接天波浪三江口,横地风云百战场。

尚有帆樯下巴蜀,无多户口在耕桑。

不堪原野萧条地,吹角重城倚夕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荆州二首(其二)

戎马壬申逮甲申,万家烟火几家存。

人如刲豕屠羊惨,事异黄巾青犊论。

妖树祸生天北极,怪风寒卷郡南门。

龙陂桥外坡陀血,谁洗忠臣九地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黄尊古上都秋色图

落日牛关下远村,平沙万马别开屯。

君看鹘没雕盘处,莽莽青山是塞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