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夕江上言事五首(其三)

野堂吟罢独行行,点水微微冻不鸣。

十里溪山新雪后,千家襟袖晓寒生。

只宜醉梦依华寝,可称羸蹄赴宿程。

日苦几多心下见,那堪岁晏又无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吟完诗后独自漫步,轻轻踩水已结薄冰不再响。
走过十里溪山,新雪覆盖,清晨的寒气侵入衣袖。
只适合在温暖的卧室中沉醉于梦境,勉强支撑疲弱的马蹄继续旅程。
每日辛劳,心中忧虑重重,年末又无所建树,怎能忍受。

注释

野堂:野外的厅堂。
吟罢:吟诵完毕。
独行行:独自行走。
点水:踩踏水面。
冻不鸣:水冻结,不再发出声音。
溪山:溪流和山峦。
新雪后:下过雪之后。
千家:众多人家。
襟袖:衣襟和袖口。
晓寒生:早晨的寒意升起。
醉梦:沉醉于梦境。
华寝:华丽的卧室。
宿程:夜间的行程。
日苦:每日辛苦。
心下见:内心感受。
岁晏:年末。
无成:没有成就。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深冬景象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在严寒季节独自漫步时的心境和感受。"野堂吟罢独行行"一句,说明诗人刚刚结束了户外的吟咏,开始了一段独自的散步。"点水微微冻不鸣"则描绘出寒冷的环境,即使是水都快要结冰的程度,连鸟儿也不敢发出声音。

接下来的"十里溪山新雪后,千家襟袖晓寒生"两句,更深入地刻画了冬日的宁静与严酷。十里山川被新降下的雪覆盖,一片洁白,而千家屋檐上的积雪在清晨的寒风中愈发显得厚实,温暖和寒冷形成鲜明对比。

"只宜醉梦依华寝"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环境的适应与消解之法,即通过饮酒入睡来逃避现实中的寂寞和严寒。"可称羸蹄赴宿程"则是说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只有那些坚韧不拔、无所畏惧的人才能继续他们的长途跋涉。

最后两句"日苦几多心下见,那堪岁晏又无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每天的艰辛和困苦都在心中积累,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努力似乎也未能带来期望中的成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独自面对严寒与寂寞时的心境和情感,以及对于生活艰辛与无常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54)

罗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有“诗虎”之称。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字:不详
  • 籍贯:余杭
  • 生卒年:825—?

相关古诗词

冬夕江上言事五首(其四)

僻居多与懒相宜,吟拥寒炉过腊时。

风柳欲生阳面叶,冻梅先绽岭头枝。

山川自小抛耕钓,骨肉无因免别离。

赖有陶情一尊酒,愁中相向展愁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冬日庙中书事呈栖白上人

日高荒庙掩双扉,杉径无人鸟雀悲。

昨日江潮起归思,满窗风雨觉来时。

何堪身计长如此,闲尽炉灰却是疑。

赖有碧云吟句客,禅馀相访说新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冬日旅怀

乌焰才沈桂魄生,霜阶拥褐暂吟行。

闲思江市白醪满,静忆僧窗绿绮横。

尘土自怜长失计,云帆尤觉有归情。

几多怅望无穷事,空画炉灰坐到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冬日寄献庾员外

曾谒仙宫最上仙,西风许醉桂花前。

争欢酒蚁浮金爵,从听歌尘扑翠蝉。

秋霁捲帘凝锦席,夜阑吹笛称江天。

却思紫陌觥筹地,兔缺乌沈欲半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