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江城子.送元济之归豫章

乱云扰扰水潺潺。笑溪山。几时闲。更觉桃源,人去隔仙凡。万壑千岩楼外雪,琼作树,玉为栏。

倦游回首且加餐。短篷寒。画图间。见说娇颦,拥髻待君看。二月东湖湖上路,官柳嫩,野梅残。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注释

桃源:地方名。
万壑千岩:形容峰峦、山谷极多。
娇颦:谓蹙眉含愁的媚态。
拥髻:谓捧持发髻,话旧生哀。

鉴赏

这首诗并非您提供的内容,而是另一首辛弃疾的《江神子·江城子·送元济之归豫章》。以下是这首词的鉴赏:

辛弃疾的这首词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元济的深深眷恋和对豫章之地的想象。开篇“乱云扰扰水潺潺”,描绘出一幅江边送别的场景,云雾缭绕,流水潺潺,营造出离别的忧郁氛围。接着,“笑溪山”看似轻松,实则寓含无奈,暗示了友人即将远离山水之间的宁静。

“几时闲”表达了词人对与友人共度悠闲时光的怀念,而“桃源”一词又暗指理想中的隐逸生活,暗示了对现实纷扰的厌倦。“万壑千岩楼外雪,琼作树,玉为栏”则通过夸张的仙境景象,寄托了对友人归隐的美好祝愿。

下片“倦游回首且加餐”是对友人的叮咛,希望他在旅途劳顿之余,保重身体。“短篷寒,画图间”描绘了友人在舟中的孤寂,画面感强烈。“见说娇颦,拥髻待君看”借女子的形象,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相聚时刻的期待。

最后,“二月东湖湖上路,官柳嫩,野梅残”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以景结情,既写出送别的季节,也寄寓了对友人归乡后生活的想象,以及对友人离去后自己心境的微妙变化。

总的来说,这首词情感真挚,既有送别的离愁,又有对友人未来的祝福,展现了辛弃疾词风的豪放与深情并存。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江神子(其二)和李能伯韵呈赵晋臣

五云高处望西清。玉阶升。棣华荣。

筑屋溪头,楼观画难成。

长夜笙歌还起问,谁放月,又西沉。

家传鸿宝旧知名。看长生。奉严宸。

且把风流,水北画耆英。

咫尺西风诗酒社,石鼎句,要弥明。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神子/江城子(其三)博山道中书王氏壁

一川松竹任横斜,有人家,被云遮。雪后疏梅,时见两三花。比着桃源溪上路,风景好,不争多。

旗亭有酒径须赊,晚寒些,怎禁他。醉里匆匆,归骑自随车。白发苍颜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神子/江城子(其一)闻蝉蛙戏作

簟铺湘竹帐垂纱。醉眠些。梦天涯。

一枕惊回,水底沸鸣蛙。

借问喧天成鼓吹,良自苦,为官哪。

心空喧静不争多。病维摩。意云何。

扫地烧香,且看散天花。

斜日绿阴枝上噪,还又问,是蝉么。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侍者请先生赋词自寿

两轮屋角走如梭。太忙些。怎禁他。

拟倩何人,天上劝羲娥。

何似从容来小住,倾美酒,听高歌。

人生今古不须磨。积教多。似尘沙。

未必坚牢,划地事堪嗟。

漫道长生学不得,学得后,待如何。

形式: 词牌: 江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