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水调歌头·戏为人题醉钟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夏孙桐所作,以醉钟馗的形象为题,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独特见解和超脱态度。首句“天醉久难醒,得酒即为仙”,描绘出一种沉醉于世事纷扰中难以自拔,唯有借酒寻求解脱的状态,暗寓了对现实的无奈与逃避。
“先生今且休矣,独醒亦徒然”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认为即使清醒如仙,也无法改变现实的浑浊。接下来,诗人将终南山的隐逸生活与毕家垆侧的世俗乐趣相比较,以“白眼谢人閒”表达对尘世虚伪的不屑,选择在自然之中寻求真我。
“地席更天幕,抱瓮此酣眠”形象地描绘出诗人醉卧田园的场景,以大地为席,天幕为盖,尽享无拘无束的生活。下片则通过“照榴红,对蒲绿,任流连”描绘出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诗人沉浸其中,忘却尘世烦恼。
然而,“竟抛长剑,修罗波谲满尘寰”又揭示出诗人对世间纷争的深刻洞察,他选择放下武器,不再参与,感叹人间如修罗场般复杂险恶。接着,诗人以“但自垂头袖手,好梦可能圆”表达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即使现实中无法实现,仍怀揣美好梦境。
最后,诗人以“何日堕驴客,惊觉老陈抟”收尾,借典故表达期待有一天能像道家仙人陈抟那样,从醉梦中惊醒,超脱尘世,达到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词语言生动,情感深沉,展现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