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二首(其一)

俭节清名世绝伦,坐令风俗可还淳。

貌先年老因忧国,事与心违始乞身。

四海仪刑瞻旧德,一樽谈笑作闲人。

铃斋幸得亲师席,东向时容问治民。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他的节俭清廉无人能及,使得社会风气得以回归淳朴。
他的外貌已显老态,却因忧虑国家而早生白发,他做事出于内心,主动请求退位。
天下人都敬仰他的美德,他以轻松的谈笑面对闲散生活。
在安静的书斋中,我有幸亲近老师,时常询问治理百姓的方法。

注释

俭节:节俭。
清名:清廉的名声。
世绝伦:世间无人能比。
风俗:社会风气。
还淳:回归淳朴。
貌先年老:外貌显得老迈。
因忧国:因为忧虑国家。
乞身:请求退位。
四海仪刑:天下人的楷模。
旧德:过去的美德。
一樽谈笑:轻松的谈笑。
闲人:闲散之人。
铃斋:书斋。
亲师席:亲近老师的位置。
东向:面向东方(表示尊敬之意)。
时容:时常允许。
问治民:询问治理百姓的方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题为《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二首(其一)》。诗中,诗人赞扬了杜相公俭朴清廉的美德,认为他的高尚品行在当时堪称一流,对社会风气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得风俗得以回归淳朴。杜相公虽然年事已高但仍忧虑国事,他的行为和内心一致,选择辞官归隐,以示对国家的忠诚。他作为国家的楷模,人们敬仰他的旧日德行,而他则在闲暇时以饮酒交谈的方式度过时光。诗人有幸能亲近杜相公,有时还能请教关于治理百姓的问题。整首诗表达了对杜相公的敬仰和对其智慧的尊重,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良好政治风范的推崇。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至喜堂新开北轩手植楠木两株走笔呈元珍表臣

为怜碧砌宜佳树,自斸苍苔选绿丛。

不向芳菲趁开落,直须霜雪见青葱。

披条泫转清晨露,响叶萧骚半夜风。

时扫浓阴北窗下,一枰闲且伴衰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舟中寄刘昉秀才

东南天阔漾归流,西北云高断寸眸。

明月随人来远浦,青山答鼓送行舟。

归心逐梦成鱼鸟,夜汉看星识斗牛。

酽酒开樽谁共醉,清江聊且玩游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舟中望京邑

东北归川决决流,汎艎青渚暂夷犹。

遥登灞岸空回首,不见长安但举头。

挥手嵇琴空堕睫,开樽鲁酒不忘忧。

青门柳色春应遍,犹自留连杜若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行至椹涧作

霜后叶初鸣,羸骖绕涧行。

川原人远近,禾黍日晴明。

病质惊残岁,归涂厌暮程。

空林聚寒雀,疑已作春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