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宋应星所作的《怜愚诗四十二首》中的其二十八。诗中以繁华与寂寞的对比,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对世事无常的洞察。
首句“繁华寂寞转轮间”,描绘了世间繁华与寂寞交替更迭的景象,如同车轮般不断循环。繁华象征着一时的兴盛与辉煌,而寂寞则代表了繁华后的空虚与冷清。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人生与社会的无常,也暗示了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从兴起到衰落,从繁华到寂寞。
次句“热闹场中莫久顽”,劝诫人们在热闹的场合中不要停留太久,以免沉浸于表面的繁华而忽视了内心的平静与真实。这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提醒,也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反思,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与表面繁荣的同时,不应忘记精神层面的追求与内心的宁静。
后两句“闻道盛唐云锦队,回头兵火破潼关”,将话题转向历史,提到了盛唐时期的繁荣景象,与云锦队的比喻相呼应,形象地描绘了那个时代艺术与文化的辉煌。然而,紧接着的“回头兵火破潼关”则迅速转折,展示了历史的残酷与无情。兵火象征着战争与灾难,潼关作为重要的军事要塞,其被攻破意味着国家的动荡与衰败。这两句通过历史的兴衰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和平与稳定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繁华与寂寞、历史变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洞察与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哲学视角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