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剑池

巧冶何年百炼金,刜钟芒刃此湮沉。

气冲牛斗虽难掩,鉴遇张雷始见寻。

恍惚莫穷神物远,波澜空在曲池深。

铅刀也强思磨试,怅望西山与华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哪一年能巧妙地提炼出百炼金,锋利的刀剑如今却埋没无闻。
尽管气息冲天直逼牛斗星宿,但它难以隐藏,只有遇到张衡这样的智者才会被发现。
那神秘的事物难以穷究其深远,只在曲折的池塘深处留下波澜。
即使是寻常的铅刀,也想尝试磨砺以证明自己,我惆怅地望着西山和华阴的方向。

注释

巧冶:巧妙的冶炼。
百炼金:经过多次提炼的珍贵金属。
刜钟芒刃:锋利的刀剑砍击钟鼎。
湮沉:埋没,消失。
气冲牛斗:形容气势宏大,直逼天际。
鉴遇:遇见有识之士。
张雷:张衡,东汉科学家,曾发明地动仪。
恍惚:模糊不清,难以捉摸。
神物:神秘而珍贵的事物。
波澜:比喻事物的变化或起伏。
铅刀:平凡的刀具,这里借指普通人才。
怅望:惆怅地遥望。

鉴赏

这首诗名为《经剑池》,作者是宋代的祖无择。诗中以“巧冶何年百炼金”起笔,描绘了一把历经千锤百炼的宝剑,暗示其来历非凡。接着,“刜钟芒刃此湮沉”描述了这把剑曾经的锋芒,虽然被埋没,但其锐气依然难以掩盖。“气冲牛斗虽难掩,鉴遇张雷始见寻”进一步强调了剑的不凡,即使在暗淡中也能因机缘巧合被人发现。

诗人感慨“恍惚莫穷神物远”,剑的神秘和力量超越了常人理解,深藏于曲池之下,引人遐想。“波澜空在曲池深”形象地表达了这种深藏不露的意境。最后,诗人借铅刀自比,表达出对这把剑的仰慕和想要一试锋芒的愿望,同时“怅望西山与华阴”则流露出一种遗憾和向往之情,似乎在感叹未能亲身一睹剑池之秘。

整首诗通过剑池中的宝剑,寓言了英雄未遇、才华潜藏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剑的崇尚和对隐逸之士的敬仰。

收录诗词(153)

祖无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焕斗。少学古文于穆修,又从孙明复受经学。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出知袁州,首建学官,置生徒,学校始盛。英宗朝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神宗即位,入知通进、银台司。王安石执政,讽求其罪,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元丰中主管西京御史台,移知信阳军。工诗文。有《龙学文集》

  • 字:择之
  • 籍贯:蔡州上蔡
  • 生卒年:1011—1084

相关古诗词

视役于清偶书四韵寄示幕中宾客

经旬一水湄,风土化缁衣。

岂敢嗟于役,何当赋式微。

云山晴特秀,花木暖相辉。

期子同携手,春游事勿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试笔

济南通守欲几年,最课无成愧古贤。

却为簿书抛笔砚,每思樵钓负林泉。

浮名自信虽徒尔,薄俸相拘且勉旃。

已共妻孥约生计,会须搔首赋归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南康春日

惭愧东风破腊来,一尊清圣为君开。

无方可使朱颜驻,有客相逢白眼回。

老大渐能知世态,疏慵那复计身媒。

遥怜伊洛冰应泮,芳草还荒旧钓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春郊即事

东方驱晓骑,南亩劝春耕。

试与牧童语,因知林鸟名。

雨前茶正小,社后酒犹清。

可笑豚蹄祝,篝车望岂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