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觅醉无千日,浮家又一春。
閒门久罗雀,贫甑自生尘。
我欲论秦过,君须赋洛神。
穷途依二阮,遂欲老于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处权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人生无常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困境之间矛盾的心态。
首句“觅醉无千日”,可见诗人对酒精的依赖和逃避现实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悲观,仿佛整日沉迷于酒精中无法自拔。紧接着,“浮家又一春”则描绘出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无常,诗人可能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漂泊不定,即使到了新的一年,也只能是在外漂泊,没有固定的家。
“閒门久罗雀”,则是通过闲静的大门上长期停留的麻雀来映衬出诗人的孤寂与贫困,诗人可能因为贫穷而无法外出交际,只能在家中独自度过时光。随后的“贫甑自生尘”,则更加深化了这种生活状态,甑是古代炊煮食物的器具,这里用来形容生活的困顿和灰尘的积累,暗示着生活的艰辛与环境的不洁。
“我欲论秦过”,表达了诗人想要探讨历史上秦朝的错误和教训,而“君须赋洛神”则是呼应传说中洛神的故事,洛神被描绘为美丽而才华横溢的女性形象,这里可能是在提醒或希望某位朋友或知己要像洛神那样有才华并且能够表达自己。这种表述方式体现了诗人对于知识和文学创作的重视。
最后两句“我欲论秦过,君须赋洛神”则是对上下文的呼应,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文化素养与历史观察力。他不仅希望自己能够探讨古代的教训,也期待他人能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状态、内心情感以及对于历史和知识的态度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复杂且深刻的个性。
不详
顾我非仙李,知君实老彭。
承家罗玉树,润屋起金赢。
世路嗟多事,人生戒不情。
岁华将暮矣,切勿诉深觥。
露洗风吹未遽央,登山临水总心降。
明年此夕知何处,自古中秋不可双。
尚倚人琴温似玉,更能诗酒浩如江。
披襟拄颊浑无寐,斗转参移莫下窗。
鼠辈欺人可奈何,我今行橐已无多。
醉魂尚爱黄华谷,归梦长迷白石坡。
壮士陆沉无籍在,道人香积有经过。
行朝近报仍安稳,想见沙堤蹀玉珂。
南州新岁换,北客长年悲。
吾日且三省,我生仍百罹。
谷深云不起,树暖蝶先知。
闻道山翁醉,何如卧雪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