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初临(其三)

翠入烟岚,绿铺槐幄,薰风初扇微和。

茂樾扶疏,绛榴花映庭柯。瀑泉飞下层坡。

间新篁、夹径青莎。良辰佳景,登临隽游,清兴何多。

流觞高会,不减兰亭,感怀书事,聊寄吟哦。

升沈变化,任它造物如何。蹑磴攀萝。

上冲霄、满饮高歌。醉还醒,重宴画楼,赏玩金波。

形式: 词牌: 燕春台

翻译

翠色融入雾霭,绿色覆盖着槐树的阴凉,薰风吹来,带来微微的凉意。
繁茂的树木稀疏分布,深红的石榴花开满庭院,瀑布从层层山坡飞泻而下。
竹林清新,小径两侧长满了青莎草。美好的时光,登高游览,清雅的兴致多么浓厚。
举杯畅饮,聚会如同兰亭盛会,感慨抒怀,借吟诗来寄托情感。
人生的升降沉浮,任由大自然安排。踏石攀藤而上。
直冲云霄,豪饮高歌。醉后醒来,再次在画楼上设宴,欣赏金色的月光。

注释

翠:绿色。
岚:山中的雾气。
槐幄:槐树形成的阴凉处。
薰风:温暖的南风。
茂樾:茂密的树荫。
绛榴:深红色的石榴花。
瀑泉:瀑布。
新篁:新生的竹子。
清兴:清雅的兴致。
流觞:古代的饮酒游戏,酒杯顺水漂流。
兰亭:著名的书法聚会地。
升沈:升迁或沉沦。
造物:大自然。
萝:藤蔓。
金波:金色的月光。

鉴赏

这首宋词《夏初临·其三》描绘了夏日初临时的美景。开篇“翠入烟岚,绿铺槐幄”以生动的色彩描绘出翠绿的山岚与浓密的槐树交织的景象,营造出清新宁静的氛围。接着,“薰风初扇微和”写出了微风轻轻吹过,带来一丝丝暖意,烘托出夏日的舒适。

“茂樾扶疏,绛榴花映庭柯”描绘了繁茂的树木疏落有致,深红的石榴花开满庭院,画面鲜艳而生机盎然。接下来,“瀑泉飞下层坡”则增添了动态元素,流水声与视觉效果相得益彰,为夏日增添了几分清凉。

“间新篁、夹径青莎”进一步描绘了竹林小径两侧青草丛生的场景,显得幽静而雅致。词人在此时登高游览,感叹“良辰佳景”,心情愉悦,激发了诸多清雅之思。

“流觞高会,不减兰亭”引用了古代文人雅集的典故,表达出词人对高雅聚会的向往,同时借兰亭之典抒发感慨。他将心中的所感所想寄托于诗词之中,通过“感怀书事,聊寄吟哦”表达出来。

“升沈变化,任它造物如何”表达了词人对世事变迁的豁达态度,无论人生起伏,都由自然法则决定。最后,“蹑磴攀萝,上冲霄、满饮高歌”展现了词人豪放不羁的性格,登高远望,畅饮高歌,忘却尘世烦恼。

“醉还醒,重宴画楼,赏玩金波”以酒醉酒醒的循环,象征着生活的轮回与享受,再次强调了对美好景色的欣赏与留恋。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对夏日风情的独特感受和对人生的哲思。

收录诗词(66)

曹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二十五年,为平江府府学教授,旋除国子录擢左宣议郎、太常博士,寻兼权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桧死,为撰谥议,称桧“光弼圣主,绍开中兴,安宗社与阽危之中,恢太平于板荡之后。道德先天地,勋业冠古今”后数日,以右正言张修等论罢。明年,又被论为秦埙假手驳放科名。孝宗时,许再试。绍熙初,知郴州,转朝奉大夫赐金紫致仕,年八十卒。有《双溪集》二十卷,《景物类要诗》十卷,词有《燕喜词》一卷

  • 字:宗臣
  • 号:双溪
  • 籍贯:东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69

相关古诗词

夏初临(其一)

琴拂虞薰,月裁班扇,麦秋槐夏清和。

笋变琅玕,绛榴细蹙香罗。绿云初展圆荷。

见金鳞、戏跃清波。山丹舒艳,葵花映日,萱草成窠。

浮云富贵,出处无心,好天风月,如意偏多。

功名事业,壮怀岂肯蹉跎。待拥雕戈。

洗胡尘、须挽天河。醉挥毫,知音为我,发兴高歌。

形式: 词牌: 燕春台

夏初临(其二)婺州郡圃

水榭风台,竹轩梅径,双溪新创名园。

极目遐观,碧岑敛散瑶烟。柳塘风皱清涟。

烂红云、花岛争妍。艳妆佳丽,相携笑歌,学弄秋千。

遨头多暇,命友寻芳,赏心行乐,物态熙然。

偎香拾翠,雅宜飞盖联翩。满劝金船。

任玉山、频醉花前。且留连,赏月画阑,拟斗婵娟。

形式: 词牌: 燕春台

宴桃源/如梦令(其二)

廉纤小雨养花天。池光映远山。蕙兰风暖正暄妍。

归梁燕翼偏。芳草碧,绿波涟。良辰近禁烟。

酒酣午枕兴怡然。莺声惊梦仙。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宴桃源/如梦令(其一)游湖

西湖避暑棹扁舟。忘机狎白鸥。荷香十里供瀛洲。

山光翠欲流。歌浩浩,思悠悠。诗成兴未休。

清风明月解相留。琴声万籁幽。

形式: 词牌: 阮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