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怜贾浪仙,寂寂长安居。
藜羹与粝饭,婢仆日相俱。
出门寡俦侣,独跨短尾驴。
年年祭诗卷,忽忽岁仍除。
浊醪不过墙,故人但空书。
粱肉者谁子,斯人食无馀。
古来风流士,弃置天一隅。
荆山有抱玉,沧海有遗珠。
不详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吾怜孟东野,诗思老愈僻。
一吟双眉皱,见者意不适。
偶逢韩昌黎,倾倒慰孤寂。
君才不须猜,而我有愧色。
我诗调屡改,清苦近一载。
君诗十年前,散落满湖海。
永怀苦雨夕,联句意可采。
三复斗鸡篇,斯人今安在。
儿女喜春至,竞为桃李颜。
主人坐中堂,对食不能餐。
寡妻问何为,良久方出言。
东邻不衣褐,西舍无炊烟。
农家望春麦,麦种不在田。
流离遍郊野,骨肉不成怜。
嘉辰忽不见,城市转萧然。
高楼杂弦管,此事十年前。
新岁草木茂,去陈茁其初。
人生天地间,而与此类殊。
生年日已长,问学日已疏。
扣之无所有,安用七尺躯。
刘公笑欧九,轼辈当何如。
况我所得者,沧溟之一盂。
躬行圣所贵,记诵乃繁芜。
自古识字人,嗟嗟扬子云。
土室暗无光,重关闭深壁。
客来语始辨,坐久自生白。
语毕各自还,谁能问形迹。
朅来中宵梦,坐我羲皇侧。
太羹及玄酒,此味久已识。
古人戒屋漏,所贵无愧色。
我心非槁木,岂不念朝夕。
默默方自知,多言竟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