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国事如今到底输,九天难叩哭穷途。
精忠无一郭中令,异志居多刘寄奴。
经哨地空如大漠,逃生山险甚飞狐。
回头钟鼎王侯宅,今是谁人便豢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感时二首(其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时局动荡的感慨。首句“国事如今到底输”,直接揭示了国家局势的败落,流露出一种无奈与绝望的情绪。接着,“九天难叩哭穷途”进一步强调了困境之深重,如同无路可走。
诗人将郭中令(指郭子仪,唐代名将)的精忠与刘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异志进行对比,暗示当世缺乏像他们那样的英雄人物来力挽狂澜。“精忠无一郭中令”,表达对当代缺乏忠良的失望;而“异志居多刘寄奴”,则暗指人心不齐,更多的人怀有私心。
“经哨地空如大漠”描绘出战后的荒凉景象,如同广袤无垠的大漠,令人感到凄凉;“逃生山险甚飞狐”则借飞狐之险来形容逃难者的艰难,形象生动。
最后两句“回头钟鼎王侯宅,今是谁人便豢刍”,以昔日贵族的奢华生活与今日无人照管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讽刺了世事变迁,权贵们的荣华已成过往,如今连马匹都无人照料,寓意社会的衰败和世态炎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国家衰败的深刻忧虑和对现实的批判。
不详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朝雨黄鹂静,春风暗蕊低。
极知来令节,未肯踏深泥。
狼藉桃无语,侵寻草满蹊。
还闻骑马客,踯躅向沙堤。
天赐衰年一屋清,住深不接过门声。
带泥笋角烧易熟,得雨芥心批又生。
山与云宜时弄色,鸟乘春旺自呼名。
谁能计较方来事,粥料何妨逐日营。
满坡翠竹閒梅花,梅竹中閒住几家。
本为牛羊安著脚,近来狼虎肆磨牙。
青山绿水成烹鼎,白纸乌薪等撒沙。
邂逅老农聊慰劳,且随时刻做生涯。
一流瀑泻九重天,长挂如虹引洞仙。
岩壁凫飞延岁月,石梁龙滚起云烟。
满山药味增新色,夹岸桃花胜旧年。
愧我白头登览日,咏归赓韵信多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