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

圣主崇文化,锵锵得盛才。

相因归梦立,殿以集贤开。

象系微言阐,诗书至道该。

尧尊承帝泽,禹膳自天来。

礼洽欢逾长,风恬暑更回。

国朝将舜颂,同是一康哉。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翻译

圣明君主崇尚文化,选拔众多杰出人才。
相互影响中,回归梦境的愿望得以实现,殿宇因贤才而开启。
象征深意的图象揭示了精微的教诲,诗书蕴含着大道的全面内容。
尧帝尊崇先帝恩泽,禹王的膳食犹如天赐。
礼仪和谐,欢乐长久,清风习习,暑气消退。
国家在歌颂舜的美德,共同追求的是繁荣昌盛的时代。

注释

崇:崇尚,尊重。
锵锵:形容人才华出众。
归梦:回归的梦境,比喻对理想的追求。
集贤:聚集贤才的地方。
象系:象征性的图像。
微言:隐晦而深刻的教诲。
至道:最高真理。
帝泽:帝王的恩惠。
禹膳:指古代贤君的饮食。
礼洽:礼仪融洽。
恬:宁静,舒适。
舜颂:歌颂舜的美德。
康哉:美好的时代,盛世。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程行谌的作品,名为《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对当时皇帝崇尚文化、选拔人才的赞赏,以及对国家繁荣安康的美好祝愿。

首句“圣主崇文化”,直接点出了皇帝尊重文化的态度;“锵锵得盛才”则形容朝廷得到了许多杰出的文人雅士。接着,“相因归梦立,殿以集贤开”,诗人描绘了宴会上的景象,国之英才云集,共同庆祝这喜悦的时刻。

中间两句“象系微言阐,诗书至道该”表达了对文化传承和学问探求的重视。这里的“象系”可能指的是用古代圣贤之象征性语言来阐述深奥的道理,“诗书至道该”则强调了文学与经典对于理解天地万物、人生哲理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尧尊承帝泽,禹膳自天来”,诗人提及远古圣君尧和大禹,表达了对他们德政和治国才能的崇敬。这里将尧帝的德泽与大禹的功绩相提并论,显示出诗人对于历史文化传承的尊重。

末尾两句“礼洽欢逾长,风恬暑更回”表达了宴会上的和谐气氛,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的“国朝将舜颂,同是一康哉”,则预示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将如同古代圣王尧、舜时代那般太平。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政治理想。

收录诗词(1)

程行谌(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官吏。名则,以字行。志大好学,以文法称。首中甲科,初补潞城尉。转鄠县尉、万牟县尉。入为监察御史里行,进殿中侍御史。招毁议,出为幽州司马,迁定州长史,入为金部郎中。中宗景龙四年(710),征授长安令。不久,除将作少匠、少府少监,转刑部侍郎。玄宗开元初,出为蒲州刺史,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征拜鸿胪卿,即改殿中监。玄宗开元中,擢拜御史大夫,上疏以为来子珣等残害良善,其子孙不许仕宦。卒,赠左丞相、广平郡公,谥曰贞

  • 籍贯:河南郑州
  • 生卒年:634—726

相关古诗词

怀鲁

曲阜国,尼丘山。周公邈难问,夫子犹启关。

履风雩兮若见,游夏兴兮鲁颜。

天孙天孙,何为今兮学且难,负星明而东游闲闲。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归李江州后寄别王氏

鱼雁回时写报音,难凭剉蘖数年心。

虽然情断沙吒后,争奈平生怨恨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君山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示守庚申众

不守庚申亦不疑,此心长与道相依。

玉皇已自知行止,仁汝三彭说是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