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游千金访张仲宗以守舍不得侍行用仲宗韵二首(其一)

古寺依烟艇,一篙春水深。

石坛幡转影,玉殿磬流音。

客有张公子,僧皆支道林。

行行云水窟,幽梦渺难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古老的寺庙坐落在烟雾缭绕的小舟旁,一竿春水深深荡漾。
石坛上的经幡随风转动,映出光影,玉制的佛殿里钟声悠扬回荡。
有一位名叫张公子的客人,僧人们都是支道林这样的高僧。
在云雾缭绕的山水之间行走,寻找那幽深的梦境,却难以追寻。

注释

古寺:古老的寺庙。
依:靠着。
烟艇:烟雾中的小船。
一篙:一竿。
春水:春天的水面。
石坛:石制的坛子。
幡:经幡。
转影:转动投下的影子。
玉殿:装饰华丽的佛殿。
磬:寺庙里的打击乐器。
流音:传来的乐音。
客:客人。
张公子:姓张的公子。
僧:僧人。
支道林:历史上著名的僧人,这里泛指高僧。
行行:行走。
云水窟:云雾缭绕的山水之地。
幽梦:幽深的梦境。
渺:遥远、难以触及。
难寻:难以找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禅意的画面。诗人葛立方通过"古寺依烟艇",展现了寺庙坐落在轻烟笼罩的小舟旁,环境清幽。"一篙春水深"则进一步渲染了水色清明,春水荡漾的意境,暗示着诗人与友人张公子一同泛舟探幽。

"石坛幡转影,玉殿磬流音"两句,通过石坛上飘动的经幡和玉殿中悠扬的钟磬声,传递出寺庙的宁静与神圣,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滞,只有梵音回荡。

"客有张公子,僧皆支道林"点明了同行者是名士张仲宗,以及僧侣们如支道林般的高僧,增添了文化气息和历史底蕴。

最后两句"行行云水窟,幽梦渺难寻",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心灵得到了洗涤,梦境般的世界显得遥远而难以追寻,寓含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的静美,以及诗人与友人的游历过程,流露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

收录诗词(272)

葛立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自号懒真子。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

  • 字:常之
  •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 生卒年:?~1164

相关古诗词

大人筑室将毕道祖亦作宅基治园作四诗示道祖(其四)

世事只如许,幽居诚乐哉。

报安知楚竹,索笑得江梅。

岸放平湖入,窗邀远岫来。

两家车马地,莫遣染苍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大人筑室将毕道祖亦作宅基治园作四诗示道祖(其二)

蓬转欣小定,泛金非我乡。

买田无好畤,共宅有清漳。

菱罢水天接,风来花草香。

邗沟风月地,怊怅隔参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大人筑室将毕道祖亦作宅基治园作四诗示道祖(其一)

习隐肯回驾,求荣难著鞭。

有心营绿野,无梦到凌烟。

盏斝花开里,檐楹雁落边。

冰清仍玉润,共此一山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子直近日画笔稍进而棋似倒长作诗戏之

沈郎终日掩柴扉,游艺虽多道日肥。

东绢丹青真得髓,文楸黑白要知机。

笔添龙眼防颓壁,阵合鱼丽孰解围。

暇日杖藜须过子,一枰赢取画图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