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寺壁

庵居浑似罢参僧,除却痴憨百不能。

意倦有时凭曲几,兴来随处曳枯藤。

云山直去宁须伴,藓磴高攀不计层。

闻道鼍鸣天欲雨,松门小住看云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在庵中居住仿佛已远离了参禅的僧人,除了傻傻痴憨,其他事情都做不来。
有时候感到疲倦就靠在弯曲的小桌上,兴致来了就随意拖着枯藤闲逛。
直视云山前行,无需同伴陪伴,无论多高的苔藓石阶都不怕攀登的层次。
听说鼍龙鸣叫预示着天要下雨,我打算在松木门前暂住,欣赏云卷云舒。

注释

庵居:指僧人的住所,这里指隐居生活。
浑似:犹如,好像。
罢参僧:不再像僧人那样修行。
痴憨:傻傻痴呆的样子。
百不能:什么事都做不了。
曲几:弯曲的小桌。
曳:拖拉,牵引。
藓磴:长满苔藓的石阶。
层:层次,阶梯。
鼍鸣:鼍(tuó)龙的叫声,古人认为这是雨的预兆。
天欲雨:快要下雨。
松门:松木做的门,常用于隐士居所。
看云兴:欣赏云彩的变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题寺壁》,描绘了作者在庵居中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的亲近。首句“庵居浑似罢参僧”表达了诗人仿佛已远离尘世,如同出家修行的僧人般清静。接下来的“除却痴憨百不能”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脱,只有少许的痴憨之态,别无他求。

“意倦有时凭曲几,兴来随处曳枯藤”两句,写诗人随性而为,疲惫时就在弯曲的小几旁休息,兴致来时则漫步拽着枯藤,享受那份宁静与自在。诗人不拘小节,随心所欲,显示出他的洒脱个性。

“云山直去宁须伴,藓磴高攀不计层”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自然景色,诗人独自欣赏云山,不需同伴,攀登山石也不畏其高,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最后,“闻道鼍鸣天欲雨,松门小住看云兴”以生动的细节收尾,当听到鼍(一种水生动物)的鸣叫预示着下雨,诗人便选择在松木门前暂作停留,静静欣赏雨前的云起云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庵居生活和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超然物外、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大自然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题江陵村店壁

青旆三家市,黄茆十里冈。

蓬飞风浩浩,尘起日茫茫。

驰骋多从兽,锄耰少破荒。

行人相指似,此路走襄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题老学庵壁

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茆只数椽。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阳关图

谁画阳关赠别诗,断肠如在渭桥时。

荒城孤驿梦千里,远水斜阳天四垂。

青史功名常蹭蹬,白头襟抱足乖离。

山河未复胡尘暗,一寸孤愁只自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村店壁

五十年来命压头,即今残发不禁愁。

乱鸦阵起霜天晚,落叶声乾古渡秋。

小市啜醨聊兀傲,长亭秣蹇得迟留。

一身自处穷如许,幸是无因为国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