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山河百二,自古关中好。

壮岁喜功名,拥征鞍、雕裘绣帽。

时移事改,萍梗落江湖,听楚语,厌蛮歌,往事知多少。

苍颜白发,故里欣重到。

老马省曾行,也频嘶、冷烟残照。

终南山色,不改旧时青,长安道,一回来,须信一回老。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翻译

山河险固,自古以来关中就地势优越。
年轻时渴望功名,身披雕饰的战袍,头戴锦绣帽子,驰骋疆场。
世事变迁,我漂泊江湖,听各地方言,厌倦了蛮族歌曲,过去的岁月有多少难以计数。
如今容颜苍老,满头白发,欣喜重归故乡。
老马识途,再次踏上熟悉的道路,它也常因冷烟和残阳而嘶鸣。
终南山的景色依旧青翠如昔,每次回到长安,都深感自己又老了一次。

注释

山河百二: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关中:古代中国地区,包括今陕西中部。
壮岁:青年时期。
征鞍:征战时骑的马鞍。
雕裘绣帽:华丽的战袍和帽子,象征荣耀。
萍梗:比喻漂泊不定。
楚语:指南方楚地的语言。
蛮歌:异族的歌曲。
苍颜白发:形容年老。
故里:故乡。
老马省曾行:老马熟悉曾经走过的路。
频嘶:频繁地嘶鸣。
终南山色:终南山的景色。
长安道:通往长安的道路。
须信:必须相信。

鉴赏

这首《蓦山溪》是金代词人张中孚的作品,以关中的山河形势和个人经历为背景,展现了词人的感慨与沧桑。开篇“山河百二,自古关中好”描绘了关中地区地势险要,历来被视为战略要地。接着,“壮岁喜功名,拥征鞍、雕裘绣帽”回忆了词人年轻时的豪情壮志,意气风发。

然而,“时移事改,萍梗落江湖”转折表达了词人年华已逝,漂泊江湖的无奈,对楚语和蛮歌的厌倦,暗示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思念。“苍颜白发,故里欣重到”描绘了词人年老归乡的情景,老马识途的细节更显其心境的苍凉。

最后,“终南山色,不改旧时青,长安道,一回来,须信一回老”以终南山的永恒不变,映衬出词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每次回到长安,都感到自己又老了一分。整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金代词人在乱世中的身世之感和个人命运的变迁。

收录诗词(1)

张中孚(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父张达仕宋,以父任补承节郎。天会间降金,授镇洮军节度使知渭州。官至尚书左丞,封崇王。卒年五十九

  • 字:信甫
  • 籍贯:张义堡

相关古诗词

人月圆

一冬不见梅花面,天意可怜人。

晓来如画,残枝缀粉,老树生春。

山僧高卧,松炉细火,茅屋衡门。

冻河堤上,玉龙战倒,百万残鳞。

形式: 词牌: 人月圆

人月圆.三衢道中有怀会稽

松风十里云门路,破帽醉骑驴。

小桥流水,残梅剩雪,清似西湖。

而今杖履,青霞洞府,白发樵夫。

不如归去,香炉峰下,吾爱吾庐。

形式: 词牌: 人月圆

人月圆.子昂学士小景

西风曾放蓝溪棹,月冷玉壶秋。

粼粼浅水,丝丝老柳,点点盟鸥。

翰林新画,云山古色,老我清愁。

淡烟浑似,以高祠下,七里滩头。

形式: 词牌: 人月圆

人月圆.山中书事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形式: 词牌: 人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