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段公曾此读群书,读破应须万卷馀。
家礼一传为杂俎,稗官收拾附虞初。
这首诗描绘了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段文昌(段公)勤于读书的场景。"曾此读群书,读破应须万卷馀"表达了他对广泛阅读和深入研究的重视,以及他对于书籍数量之多的一种夸张描述。这不仅展示了段文昌个人的学术追求,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知识积累的重视。
"家礼一传为杂俎,稗官收拾附虞初"则描绘了一种场景,可能是指家族中对古代典籍的传承和整理,或许是段文昌在处理国家文献时的细致入微。这里的"家礼"指的是家族中的文化传统或仪式,而"稗官"一词则指负责收集和整理文献资料的人员,"虞初"可能暗示了对古代圣贤之学的追溯和尊崇。
通过这短短数句,诗人何耕以简洁而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了段文昌不仅是一个博学多才的读者,更是致力于传承和发扬光大文化遗产的人物形象。整首诗流露出对知识、文化和个人修养的深刻认识,同时也体现了宋代士人对于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重视。
不详
陇麦渐渐满意青,只忧春旱起蟊螟。
当年人诵祷而雨,合向兹山试乞灵。
色香无比出西方,何物妖狐号六郎。
手折一枝聊供佛,前身定是老柴桑。
空庭幻出小嶙峋,假外应须别有真。
只恐话头成两橛,若为融摄主和宾。
老桧摇风万壑声,梨花著雨四山明。
龛中大士好看客,排遣云阴作晚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