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山鹊初归三首(其二)

山中只是惜珍禽,语不分明识尔心。

若使解言天下事,燕台今筑几千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翻译

在山中我只珍爱那些灵巧的飞鸟,虽然它们的叫声并不清晰,难以理解它们的心意。
如果它们能够清楚地谈论天下的大事,如今的燕台上必定会为它们花费千金筑巢。

注释

山中:指隐居或远离尘世的地方。
惜:珍爱。
珍禽:珍贵的鸟类。
语不分明:说话不清楚,这里指鸟儿的叫声无法理解。
识尔心:理解你(鸟儿)的心意。
若使:如果。
解言:能说话,能表达。
天下事:天下的大事。
燕台:这里代指富贵人家的居所。
今筑:现在会建造。
几千金:形容花费极大金额。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山中生活和对鸟类的珍惜之情,同时也蕴含着对世事的洞察和批判的诗句。开篇“山中只是惜珍禽”,表达了诗人对于山中珍奇鸟类的珍视之心,通过这种表现,诗人传递出一种保护自然、爱护生灵的情怀。

接着“语不分明识尔心”则是说这些鸟儿的语言虽不为人所解,但诗人却能感知它们的心性,这里的“识尔心”暗示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精神交流和共鸣。

下两句“若使解言天下事,燕台今筑几千金”则是说如果这些鸟儿能够明白人类的语言,它们会对世间的许多事情有所洞察。这里的“燕台”指的是豪华的建筑,而“几千金”则形容其耗资巨大。这两句通过设想鸟类理解人语的情境,抒发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暗示那些奢侈无度的行为是对财富和资源的极端浪费。

总体而言,这段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自然情怀,也反映出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批判精神。

收录诗词(404)

司空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 字:表圣
  • 生卒年:837~908

相关古诗词

喜山鹊初归三首(其三)

阻他罗网到柴扉,不奈偷仓雀转肥。

赖尔林塘添景趣,剩留山果引教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寓居有感三首(其一)

亦知世路薄忠贞,不忍残年负圣明。

只待东封沾庆赐,碑阴别刻老臣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寓居有感三首(其二)

不放残年却到家,衔杯懒更问生涯。

河堤往往人相送,一曲晴川隔蓼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寓居有感三首(其三)

黑须寄在白须生,一度秋风减几茎。

客处不堪频送别,无多情绪更伤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