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惠山顶

孤笠与闲云,随遇众山活。

出郭五里余,泼眼青到骨。

李相思家山,愁心渺天末。

鞭我入山心,携我住山褐。

一上到绝顶,神清天宇豁。

始知险如夷,有路得上逵。

空碧虽非家,坐卧信可悦。

东望东海头,西望五湖出。

云霞入衣袂,衾枕生日月。

攀历岂谓高,已觉尘境绝。

圣人乃希天,万象咸就列。

蹉跎复蹉跎,夜坛情磬澈。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宿惠山顶》由明代诗人杨成所作,描绘了诗人独自登临惠山顶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受。

首句“孤笠与闲云”,以“孤笠”象征诗人独立的形象,与“闲云”相对,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接着“随遇众山活”,写出了诗人随遇而安的心态,与周围群山和谐共处,赋予了山林以生命。

“出郭五里余,泼眼青到骨”,描绘了从城市到山间的过渡,绿意盎然,仿佛直接映入眼帘,直至深入骨髓,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李相思家山,愁心渺天末”,借李相思的故事,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愁绪弥漫至天边,情感深沉。

“鞭我入山心,携我住山褐”,诗人似乎被某种力量驱使,心甘情愿地融入山林之中,穿上山居的衣物,与自然融为一体。

“一上到绝顶,神清天宇豁”,登上山顶后,心境变得清明,仿佛整个宇宙都为之开阔,体现了登高望远后的豁然开朗。

“始知险如夷,有路得上逵”,通过对比,诗人领悟到看似险峻的道路其实也有平坦之道,比喻人生中的困难并非不可逾越。

“空碧虽非家,坐卧信可悦”,即使身处空旷的天空之下,并非真正的家,但在这里坐卧也能感到愉悦,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依恋。

“东望东海头,西望五湖出”,诗人眺望远方,东海与五湖尽收眼底,展现了广阔的视野和胸怀。

“云霞入衣袂,衾枕生日月”,云霞仿佛融入了衣袖,日月似乎成为了枕头,生动地描绘了自然与人的亲密关系。

“攀历岂谓高,已觉尘境绝”,尽管攀登的过程艰难,但已经感觉到了远离尘世的宁静。

“圣人乃希天,万象咸就列”,圣人追求的境界如同触摸天空,万物有序排列,体现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蹉跎复蹉跎,夜坛情磬澈”,时间流逝,夜坛上的钟声清晰可闻,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家乡的思念、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哲理意味的作品。

收录诗词(1)

杨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斋中有怀

离思莫能扫,延绵及远道。

远道思云谁,庭荆与池草。

百卉春复秋,故园令人老。

眷眷鹡鸰篇,翻飞苦不早。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送陆明府之任

东望卢龙镇,君行岁载阴。

昔年操瑟侣,今日抱琴心。

戌苦寒花发,庭闲露草深。

试听歌出牧,霄汉有知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咏碧山吟社八景(其一)十老亭

木声凄洞户,竹色净榱题。

寂寞怀贤处,依依但赋诗。

形式: 五言绝句

咏碧山吟社八景(其二)流馨亭

香柚旧垂双,新枝又几霜。

愿将勿剪意,窃此召公棠。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