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蛩

切切虫声起,辉辉月满楼。

一灯初照夜,四壁共鸣秋。

露重吟方歇,更残织肯休。

寒衣逢未就,听此倍生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夜晚的凄凉景象,通过寒蛩(蟋蟀)的鸣叫,营造出一种孤寂与愁绪的氛围。

首句“切切虫声起”,以“切切”形容虫声的细碎与急促,暗示夜晚的寂静与生命的活跃形成对比。次句“辉辉月满楼”,月光洒满楼宇,既照亮了环境,也映衬出孤独与清冷的氛围。接着,“一灯初照夜”描绘了室内仅有的微弱光线,与室外的明亮月光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夜晚的宁静与内心的孤寂。“四壁共鸣秋”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墙壁似乎也在回响着季节的变迁。

“露重吟方歇”写出了寒蛩在露水重时的吟唱,表现了生命在自然规律下的顽强与脆弱。“更残织肯休”则借织女的传说,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劳作的无尽,暗含了对生活的无奈与感慨。“寒衣逢未就,听此倍生愁”则是全诗情感的集中体现,面对尚未完成的寒衣,听到寒蛩的哀鸣,诗人内心充满了忧虑与愁绪,这种愁绪不仅仅是对生活的感叹,更是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寒蛩的鸣叫这一意象,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融合在一起,展现了深秋夜晚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

方掌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天烛

纵无花烂漫,爱惜与花同。

细缀樱桃颗,高攀翡翠笼。

芳心辞雀啄,黛色上眉融。

风雪残年里,浓妆让尔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春游

细雨微微燕啄泥,菜花满地蝶参差。

村歌一片前山起,又是收茶谷雨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家藏石谷画卷与桐舟外子同作

寺古山高绕万松,幽人独坐听疏钟。

此中自有桃源乐,何必逃名赁庑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感怀

啼鸦噪寒林,稻粱苦难得。

瞻望觅慈乌,哀鸣声转恻。

感此伤我心,泪下沾胸臆。

况复西风劲,众草起寒色。

遥念松楸静,回肠曲如结。

徘徊小窗前,天际孤鸿咽。

萱花当秋萎,群芳渐摧折。

白云去不息,忧思为谁说。

愤懑郁中怀,肝肺空自热。

翘首向穹苍,时事固莫测。

凄然发哀吟,感叹情何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