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窦宗长老兹写师像以授天童知事壁龛而挂之乞语书其上

妙藏绝邻,毕竟无身也清虚之理真。

幽灵独神,须臾返色也自照之智亲。

云寒有雪意,天远连秋津。缘起佛种,觉生幻尘。

语细音柔,丹山凤雏之韵。

目深眉重,檀林师子之颦。

借位途中宾主,借功门里君臣。

洞水逆流,望云岩而半肯。

曹山颠酒,知清税未全贫。

曲木床头握麈尾,心传一句付其人。

形式: 古风

翻译

奇妙隐藏在绝境邻近,终究领悟到无我也是清虚的真理。
幽灵独自拥有神力,瞬间恢复色彩,这是自我照见的智慧。
云层寒冷似乎预示着降雪,天际遥远连接着秋天的水汽。
言语轻细声音柔和,如同丹山凤凰的雏鸟之歌。
眼神深邃眉毛浓重,如檀林中的狮子般皱眉。
在旅途中扮演宾客,门内则为君臣共事。
洞水逆流,望着云岩却半是犹豫。
曹山顶上的酒,虽清贫但知足。
床头弯曲的木头握着麈尾,将心传的一句话交付给他人。

注释

妙藏:奇妙隐藏。
绝邻:极偏远的地方。
毕竟:最终。
清虚:空灵、无物。
幽灵:神秘的存在。
须臾:片刻。
返色:恢复色彩。
自照:自我认识。
云寒:云层寒冷。
秋津:秋天的水气。
觉生:感知产生。
幻尘:梦幻般的尘世。
丹山凤雏:比喻高雅的歌声。
韵:韵律。
目深:眼神深邃。
眉重:眉毛浓密。
檀林师子:檀香树林中的狮子,象征威严。
颦:皱眉。
借位:角色扮演。
门里君臣:内部的等级关系。
洞水:山洞中的水。
望云岩:眺望云岩。
曹山颠酒:曹山顶上的酒。
清税:清贫的生活。
握麈尾:握着麈尾(古人书卷末尾的装饰物)。
心传一句:内心深处的传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正觉所作,题为《雪窦宗长老兹写师像以授天童知事壁龛而挂之乞语书其上》。诗中通过对雪窦宗长老形象的描绘,赞美了长老的超凡脱俗和智慧。"妙藏绝邻,毕竟无身也清虚之理真",表达了长老内心的清净与虚无,暗示其修行已达极高境界。"幽灵独神,须臾返色也自照之智亲",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智慧如同明镜,能洞察一切。

诗人通过"云寒有雪意,天远连秋津"的自然景象,寓言般地描绘出长老的高洁品性,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缘起佛种,觉生幻尘",揭示了佛法的因果关系和长老对世事的洞察力。"语细音柔,丹山凤雏之韵",赞美长老言语温和,如凤凰之鸣,富有深意。

"目深眉重,檀林师子之颦",描绘长老眼神深邃,眉头微蹙,显示出他的威严与慈悲。"借位途中宾主,借功门里君臣",则象征长老在修行路上引导弟子,如同君臣共事。"洞水逆流,望云岩而半肯",形象地表达了长老的淡泊和不随流俗。

最后两句"曲木床头握麈尾,心传一句付其人",描绘了长老在简朴环境中传授佛法,以实际行动影响他人。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释正觉对雪窦宗长老的敬仰和对其佛法修为的赞赏。

收录诗词(1298)

释正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善友陆铨写真请赞

野云情态閒,秋山风骨瘦。

真照也默默而灵,湛存也绵绵而寿。

圆蒲曲木兮清白传家,老鹤苍松兮岁寒去就。

形式: 押[宥]韵

惠首座写师像求赞

衰飒仪容,僶俛颓慵。玲珑岩寺,夭矫云松。

艳冷晚秋菊,韵清霜晓钟。

刹刹尘尘三昧事,知音何处不相逢。

形式: 押[冬]韵

智宣直岁写师像求赞

霜颅雪髭,壑眼岩眉。昆崙源我据,浑沌凿谁持。

雁行没处秋天阔,华气繁时春日迟。

诸尘出碍,妙触无疵。

形式: 押[支]韵

游龟山和何学士

一宿曹溪今乃时,永嘉想见未忘兹。

如何淮风遏行色,不得扶杖相参随。

斯须佳惠玩珠璧,璨然倾泻胸中奇。

词锋明锐许谁敌,禅悦清酣还我追。

约君入社背时事,种藕著华春满池。

道在金兰端未艾,回头阅世真儿嬉。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