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吞却易,吐还难,须弥顶上无风寒。
昨夜三更白如昼,不知谁共倚阑观。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法泰所作的《颂古四十四首》中的第二十五首。诗中以独特的象征手法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哲理。"吞却易,吐还难",这里可能寓意着某些道理或情感的领悟看似容易,但要表达出来却十分困难。"须弥顶上无风寒",须弥山是佛教中的象征,山顶通常被视为极高的精神境界,这里暗指内心深处的领悟超越了世俗的困扰,没有外界的纷扰和内心的寒冷。
"昨夜三更白如昼",这句描绘了一个奇特的景象,暗示着某种顿悟或者内心清明的状态,仿佛黑夜中的明亮,揭示出超越常规的智慧之光。最后两句"不知谁共倚阑观",则表达了诗人独自体验到这种境地的孤独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自然景象和象征手法,传达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体现了禅宗诗歌的深刻内涵。
不详
无须锁子两头摇,无瑕璧玉三回献。
反遭刖足太无端,谁料正言还似反。
无寒暑处为君通,枯木生花又一重。
堪笑刻舟求剑者,至今犹在冷灰中。
臭烟蓬㶿中,迸出铁蒺藜。
当如如未委,丧却目前机。
赵州三度吃茶,禾山打鼓难比。
休于句下寻求,识取口中滋味。
若识得,观音院里有弥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