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四十四首(其十五)

赵州三度吃茶,禾山打鼓难比。

休于句下寻求,识取口中滋味。

若识得,观音院里有弥勒。

形式: 偈颂

翻译

赵州曾三次品茶,禾山擂鼓难以相比。
不必在文字中寻找答案,要体会其中的味道。
如果能理解这一点,你就会发现观音院内藏着弥勒佛的智慧。

注释

赵州:指赵州和尚,唐代禅宗大师。
三度:多次。
吃茶:品茶,禅宗修行中的日常活动。
禾山:地名,可能指某个地方的山。
打鼓:禅宗中用于引导冥想的仪式。
休:停止,不必。
句下:文字之下,引申为表面。
寻求:寻找答案或意义。
识取:体会,领悟。
口:这里指心灵或体验。
滋味:味道,也指生活体验。
观音院:佛教寺庙,可能象征智慧之地。
弥勒:佛教菩萨,以慈祥著称,象征智慧和宽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法泰所作的“颂古”系列中的第十四十五首,以茶和鼓为喻,探讨修行与领悟的真谛。诗人通过讲述赵州禅师三次品茶的经历,暗示了修行过程中的深入体验和品味。他强调不要在文字表面寻找佛法,而要在日常生活中体悟,如同品尝茶的滋味,只有真正体验,才能理解观音院中弥勒菩萨的智慧与慈悲。

"赵州三度吃茶"象征着对佛法的反复体味和实践,"禾山打鼓难比"则比喻这种体验的重要性,超过外在形式如击鼓的震撼。接着,诗人提出"休于句下寻求",即不要执着于文字教义,而是要从内心去感受和理解。最后,"识取口中滋味"和"观音院里有弥勒",则是鼓励读者通过自己的体验,直接领悟到内在的智慧和解脱。

整首诗简洁明快,寓言深刻,体现了禅宗注重实修和直指人心的教诲风格。

收录诗词(80)

释法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四十四首(其十三)

堂堂妙相真难比,历历梵音犹更奇。

可怜逐句寻言者,嗟过长沙觌面机。

知不知,黄鹤楼崔颢题诗。

形式: 偈颂

颂古四十四首(其十一)

行婆能击涂毒鼓,远近闻之皆胆怖。

唯有南泉与赵州,同死同生殊不顾。

阿呵呵,伎死禅和不奈何。

形式: 偈颂

颂古四十四首(其十)

胶投漆,水和乳,一卷一舒,全宾全主。

谁言不落青黄,就中要人道取。

谁道取,分付镬汤,熟蒸烂煮。

形式: 偈颂

颂古四十四首(其九)

相见不虚图,分明付与渠。

汝醉我扶起,我倒汝相扶。

交互为宾主,相将入帝都。

高歌大笑九衢里,天上人间我唯尔。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