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刀遗子由,子由有诗,次其韵

宝刀匣不见,但见龙雀环。

何曾斩蛟蛇,亦未切琅玕。

胡为穿窬辈,见之要领寒。

吾刀不汝问,有愧在其肝。

念此力自藏,包之虎皮斑。

湛然如古井,终岁不复澜。

不忧无所用,忧在用者难。

佩之非其人,匣中自长叹。

我老众所易,屡遭非意干。

惟有王玄通,阶庭秀芝兰。

知子后必大,故择刀所便。

屠狗非不用,一岁六七刓。

欲试百鍊刚,要须更泥蟠。

作诗铭其背,以待知者看。

形式: 古风

翻译

宝刀沉睡不见踪,只余龙雀环相映。
它未曾斩过蛟龙蛇,也没切过美玉琅玕。
为何盗贼之流,见到此刀心胆寒?
我的刀不责问你,只是你的良心有愧。
想到此刀力量深藏,包裹着虎皮斑纹。
清澈如古井无波,常年平静不生涟漪。
我不怕无处施展,只怕找到的人难以驾驭。
若非合适之人佩戴,刀匣中唯有叹息声。
我这把刀已老,常遭意外的冒犯。
只有王玄通,庭院中芝兰芬芳。
他深知你日后必成大器,因此选刀赠予你。
并非屠狗之刀无用,一年间磨损了六七分。
想试其百炼之刚,还需经受泥土的磨砺。
我在刀背上刻诗,等待有识之士鉴赏。

注释

宝刀:珍贵的宝刀。
匣:刀鞘。
龙雀环:装饰华丽的刀环。
蛟蛇:神话中的水怪。
琅玕:美玉。
穿窬辈:小偷、盗贼。
要领:心神、胆量。
愧:惭愧。
肝:良心。
虎皮斑:刀身上的虎皮纹理。
湛然:清澈的样子。
澜:波纹。
用者难:找到能驾驭它的人很难。
非其人:不合适的人。
长叹:深深的叹息。
易:轻视。
非意干:意外的冒犯。
王玄通:虚构的人物,象征贤良。
秀芝兰:比喻品德高尚。
必大:必定会有所成就。
刓:磨损。
泥蟠:在泥土中反复磨砺。
铭其背:在刀背上刻字。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一把宝刀的珍视和一种无奈的情感,以及对子孙的期望和嘱托。

诗人开篇即指出“宝刀匣不见,但见龙雀环”,通过对比来强调这把宝刀的重要性。接着,“何曾斩蛖蛇,亦未切琅玕”一句,说明这把刀从未用于平庸之事,而是珍藏起来。

“胡为穿窬辈,见之要领寒”表达了诗人对这把刀的珍视和保护。而“吾刀不汝问,有愧在其肝”则流露出一种内疚之情,因为这把刀至今未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接下来的“念此力自藏,包之虎皮斑。湛然如古井,终岁不复澜”一段,诗人通过对宝刀的比喻,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力量的自我控制。

后半首诗转向对子孙的嘱托,“忧在用者难。佩之非其人,匣中自长叹。我老众所易,屡遭非意干。”这里流露出诗人对于能否找到真正懂得这把刀价值和用途的人的担忧。

最后,“惟有王玄通,阶庭秀芝兰。知子后必大,故择刀所便。”表达了对子孙未来的期望,以及挑选合适之人的决心。而“屠狗非不用,一岁六七刓。欲试百鍊刚,要须更泥蟠”则是实际操作上对于这把刀的考验和磨练。

全诗最后,“作诗铭其背,以待知者看。”表明了这首诗其实是一种留给后人的信息,希望能够被懂得宝刀价值的人所读懂。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作书寄王晋卿,忽忆前年寒食北城之游,走笔为此诗

北城寒食烟火微,落花胡蝶作团飞。

王孙出游乐忘归,门前骢马紫金鞿。

吹笙帐底烟霏霏,行人举头谁敢睎。

扣门狂客君不麾,更遣倾城出翠帷。

书生老眼省见稀,画图但觉周昉肥。

别来春物已再菲,西望不见红日围。

何时东山歌《采薇》,把盏一听《金缕衣》。

形式: 古风

次韵田国博部夫南京见寄二绝(其一)

岁月翩翩下坂轮,归来杏子已生人。

深红落尽东风恶,柳絮榆钱不当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次韵田国博部夫南京见寄二绝(其二)

火冷饧稀杏粥稠,青裙缟袂饷田头。

大夫行役家人怨,应羡居乡马少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再次韵答田国博部夫还二首(其一)

西郊黄土没车轮,满面风埃笑路人。

已放役夫三万指,从教积雨洗残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