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田国博部夫南京见寄二绝(其二)

火冷饧稀杏粥稠,青裙缟袂饷田头。

大夫行役家人怨,应羡居乡马少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锅里的粥已经煮得稠稠的,糖稀也变得稀薄,杏仁粥格外诱人。
穿着素色衣裙的农妇们在田头送饭,辛勤劳作。

注释

火冷:锅里的火已经冷了。
饧稀:糖稀变稀。
杏粥稠:杏仁粥很稠。
青裙缟袂:穿着青色裙子和素白衣服的妇女。
饷田头:在田头送饭。
大夫:古代官职,这里指在外任职的人。
行役:出行劳役。
家人怨:家人因他的外出而抱怨。
应羡:应该羡慕。
居乡马少游:住在乡下,像马少游那样悠闲自在。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属于田园诗的范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农村生活的画面,同时也流露出对平凡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火冷饧稀杏粥稠”,这一句通过对食物的描述,展现了乡间简朴而温馨的生活。火冷了,意味着饭菜已经不热,但依然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饧”是指煮熟后变得柔软的谷类食品,如粥或饭;“杏粥稠”,则是说到了一种由杏子熬制而成的稠粘粥,显示出乡间对食物的精心准备和珍惜。

“青裙缟袂饷田头”,这一句则描绘了劳作中的农妇形象。农妇身着青色的衣裳,在田头忙碌着,她们或许正在给田地施肥,展现出勤劳和辛酸的农村生活。

“大夫行役家人怨”,这一句则转换了语境,从农妇的辛劳转向对官吏征调民力时家人的不满。这里的大夫指的是地方上的官员,他们频繁地组织民众从事各种公共工程,导致家人们感到怨恨。

“应羡居乡马少游”,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羡慕和向往。在忙碌的世界中,能够在乡间安静地生活,不必像官员那样频繁乘坐马匹出行,是多么令人神往的事情。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平凡生活的珍视和对自然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再次韵答田国博部夫还二首(其一)

西郊黄土没车轮,满面风埃笑路人。

已放役夫三万指,从教积雨洗残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再次韵答田国博部夫还二首(其二)

枝上稀疏地上稠,忍看红糁落墙头。

风流别乘多才思,归趁西园秉烛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田国博见示石炭诗,有「铸剑斩佞臣」之句,次韵答之

楚山铁炭皆奇物,知君欲斫奸邪窟。

属镂无眼不识人,楚国何曾斩无极。

玉川狂直古遗民,救月裁诗语最真。

千里妖蟆一寸铁,地上空愁虮虱臣。

形式: 古风

答郡中同僚贺雨

水旱行十年,饥疫遍九土。

奇穷所向恶,岁岁祈晴雨。

虽非为己求,重请终愧古。

鬼神亦知我,老病入腰膂。

何曾拜向人,此意难不许。

重云萋已合,微润先流础。

萧萧止还作,坐听及三鼓。

天明将吏集,泥土满靴屦。

登城望麰麦,绿浪风掀舞。

愧我贤友生,雄篇斗新语。

君看大熟岁,风雨占十五。

天地本无功,祈禳何足数。

渡河不入境,未若无蝗虎。

而况刑白鹅,下策君勿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