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词

寒烛照清夜,笙歌隔藓墙。

一从飞燕入,便不见君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寒冷的烛光照亮了宁静的夜晚,悠扬的笙歌透过长满青苔的墙壁传来。
自从燕子飞走后,就再也没有见到君王的身影。

注释

寒烛:寒冷的蜡烛,象征凄凉的氛围。
清夜:宁静的夜晚。
笙歌:指音乐和歌唱。
藓墙:长满青苔的墙壁,暗示古老或荒废的环境。
一从:自从。
飞燕入:燕子飞入,常用来象征春天或离别。
便:就。
不见:没有再见到。
君王:此处指君主或统治者,可能是诗中的主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寂冷清的宫廷夜景。开篇“寒烛照清夜”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带有几分凄凉的情境,烛光在深夜中投射出淡淡的光芒,映照着空旷无人的宫殿。紧接着,“笙歌隔藓墙”则进一步增添了一种隔绝与寂寞之感,笙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常用于宴席或宫廷音乐,但这里它的声音却被厚重的藓墙阻隔,听起来既遥远又模糊。

第三句“一从飞燕入,便不见君王”则突然转换了场景,一只燕子飞入宫中,诗人借此暗示自己与君王之间的距离和失落。一旦燕子消失在视线之外,诗人就再也看不到君王的身影。这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皇权的渴望无法实现,也可能是对过去荣华时光的怀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宫廷生活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燕子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同时也隐含着对过往时光的无奈和对权力中心的渴望。

收录诗词(12)

左偃(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上晚泊

寒云淡淡天无际,片帆落处沙鸥起。

水阔风高日复斜,扁舟独宿芦花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纸]韵

言怀别同志

惭老将谁托,劳生每自惭。

何当重携手,风雨满江南。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覃]韵

郊原晚望怀李秘书

归鸟入平野,寒云在远村。

徒令睇望久,不复见王孙。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秋晚野望

倚筇聊一望,何处是秦川?

草色初晴路,鸿声欲暮天。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