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山平远台

无诸行乐后,黛色属禅宫。

不藉空王力,何知伯者功。

高城隔海气,古木杂山风。

未到人先说,金鳌万井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明代童佩的《于山平远台》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首句“无诸行乐后”暗示了之前的热闹已过,接下来的“黛色属禅宫”则以青黑色的山色与禅寺相连,营造出一种静谧的禅意氛围。诗人强调“不藉空王力”,表明这里的美景无需借助佛祖之力就能显现,而是自然的力量。

“何知伯者功”可能暗指贤能者的功绩,也可能寓言自然之美无需人力刻意雕琢。接着,“高城隔海气”描绘了远处城墙与海洋相接的景象,增添了空间的辽阔感。“古木杂山风”则通过古老的树木和山间的风声,渲染出一种岁月沉淀的韵味。

最后两句“未到人先说,金鳌万井中”富有想象,似乎还未亲眼所见,人们就已经在传说中赞美这座平远台,仿佛它坐落在神话中的金鳌背上,四周是无数井泉环绕,增添了神秘与诗意。整体上,这首诗以山水禅意和神话传说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于山景的独特感受和对自然美的高度赞美。

收录诗词(35)

童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除夕

闭门寒满榻,长铗共萧然。

数口客千里,一家人两天。

岁华流水上,心事暮钟前。

谁谓春风近,三更是隔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盛朝用读书方山

灵巘华阳并,松杉远世氛。

药多前代草,香是隔山云。

花气惟春识,书声只鹤闻。

传经君独往,弟子候河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题王伯谷半偈庵

石床当几席,香气入花枝。

偈学高僧课,人将大士师。

禽声隔树好,日影过墙迟。

却怪时名满,文章汉主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善卷洞

小洞玉淙淙,琳琅石几重。

花枝自流出,芒郤觅无踪。

怪气时冲壁,泉声或乱钟。

人言风雨日,咫尺有蛟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