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人一言

百虑谋犹拙,一言迷自开。

世间无大事,天下有雄才。

唯恐人难得,宁忧道未恢。

忌心都去尽,何复病尘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即使深思熟虑,计划仍显笨拙;一句开导之言,能让人豁然开朗。
世间并无什么大问题,世间却有众多杰出人才。
只担心人们难以得到,宁愿忧虑道路尚未完善。
一旦去除所有猜忌之心,又怎会再被尘世琐事困扰。

注释

百虑:深思熟虑。
谋:计划。
犹:仍然。
拙:笨拙。
一言:一句。
迷:困惑。
自开:豁然开朗。
世间:世间万物。
无:没有。
大事:大问题。
雄才:杰出人才。
唯恐:只怕。
人难得:人们难以得到。
宁:宁愿。
道未恢:道路尚未完善。
忌心:猜忌之心。
去尽:去除。
病:困扰。
尘埃:尘世琐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悟人一言》,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首句“百虑谋犹拙”揭示了过多的忧虑和复杂的思考反而可能使问题变得复杂,不如保持简单直接。接着,“一言迷自开”强调一个明智的话语或启示能瞬间让人豁然开朗,体现了语言的力量。

“世间无大事”表明诗人认为世间的问题并非皆难以解决,关键在于是否能找到正确的方法和人才。“天下有雄才”暗示了世界上充满了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才,只是需要被发掘和信任。

“唯恐人难得”表达了对人才的珍视和担忧,担心优秀的人才被忽视或埋没。“宁忧道未恢”则进一步强调了对理想道路不断完善的追求,即使面临困难,也应积极进取。

最后两句“忌心都去尽,何复病尘埃”传达出去除嫉妒和猜疑之心,就能从世俗的纷扰中解脱出来,达到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智慧、人才和内心修养的深刻见解。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旅中岁除

比到明年无数刻,且令芳酒更斟回。

星杓建丑晦将尽,岁箭射人春又来。

不用物情闲作梗,大都心绪已成灰。

浮名更在浮云外,瞬息光阴况便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晓事吟

晓物情人为晓事,知时态者号知人。

知人失后却成害,晓事过时还不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桃李吟

桃李因风花满枝,因风桃李却离披。

惨舒相继不离手,忧喜两般都在眉。

泰到盛时须入蛊,否当极处却成随。

今人休爱古人好,只为今人生较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又浩歌吟二首(其二)

嘉善既难投,先生宜罢休。

履霜犹可救,灭木更何求。

兽困重来日,鸿飞远去秋。

民饥须是食,食外尽悠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