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十一月二十四日拜叠山先生于双桐驿盖先伯见山同丙辰理宗亲擢也先生叙旧好言同心焉明日中赋二诗为别

吴门白日落,孤妾悲洞房。

徙倚无所归,朔风满罗裳。

昔为春柳阴,今作秋菊黄。

芳景不速尽,愁心与俱长。

逝者魂魄在,九京共徜徉。

粲粲河吐水,萧萧天雨霜。

出门即远道,死生永相望。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沉哀婉的情感,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首句“吴门白日落”,以夕阳西下象征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孤妾悲洞房”一句,直接点明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悲伤,她独自一人面对空荡荡的房间,无法排遣内心的痛苦。

“徙倚无所归,朔风满罗裳”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的无助与迷茫。她徘徊无定,仿佛失去了方向,而寒冷的北风则加剧了她的孤独感和凄凉之情。

“昔为春柳阴,今作秋菊黄”通过自然界的季节更替,隐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春柳的茂盛与秋菊的凋零,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消逝和生命的衰败。

“芳景不速尽,愁心与俱长”表达了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芳华易逝,愁绪却与日俱增,这种矛盾的心情让人感到深深的悲哀。

“逝者魂魄在,九京共徜徉”寄托了对逝去之人的怀念,即使他们已离世,但他们的灵魂仍在另一个世界里自由地游荡,表达了对亡者的哀思。

“粲粲河吐水,萧萧天雨霜”以自然景象的变换,再次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河水潺潺,天降寒霜,这些景象既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结局。

“出门即远道,死生永相望”最后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或亡者的思念,以及对生死界限的深刻思考。无论距离多远,无论生死如何,心中的牵挂与思念永不消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对生命、时光、离别和思念的深刻感悟,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哲理性。

收录诗词(255)

何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岁晚咏怀(其二)

天霜不停威,寒韭日以槁。

厉飙竟吹脱,未许依丛老。

南山多白石,终岁常皓皓。

乃知得至静,超然全所保。

妄尽无非天,心宁不违道。

凋落奚足怀,钟山有神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松野即事(其二)

山窗一丛蕙,脩叶吐紫蕤。

或云断续花,我亦岂敢疑。

楚泽多芳草,真伪奚难知。

浮俗尊虚明,君子伤令姿。

博观贵自得,清芬良在兹。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白马篇

冥冥子规林,萧萧绿杨路。

白马谁家儿,扬鞭西南去。

去去知何为,不辞还泞苦。

阴阳速相禅,乾坤几新故。

丈夫慎驰骛,出门已艰步。

悠悠独鸟没,雾暗连村树。

形式: 古风

早发东阿午经东平晚宿汶上是日雪

严装齐地晓,投馆鲁乡暮。

天寒客心速,雪下车声去。

迷兽出桑畦,流人披野路。

浅霭须城山,斜桥汶津树。

前圣有遗业,惝惘经行处。

荷蓧与耦耕,何其得深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