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来家弟遂已破贼大桥为志数语

南塘小儿弄兵戏,抹额红巾等山魅。

夜切人肝作脯甘,对裂轻缯如破絮。

杀人不死还等闲,随上军门求补吏。

山中日日报揭竿,百道军书勒簿尉。

簿尉何能令请行,牙兵几队趋山际。

昨日书来珍重看,云已破贼数十辈。

留之不可诛不胜,细作爰书别党类。

我闻此语心独欢,贤者宁不当如是。

呜呼作贼不死死者冤,民不作贼将徒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黎士弘的《书来家弟遂已破贼大桥为志数语》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景:南塘乡间,有个小孩模仿军事游戏,头戴红色抹额,仿佛山中的妖魅。他夜晚残忍地割取人心,视若平常,还将轻薄的布帛撕裂,毫不在意。他的行为大胆,甚至主动要求加入军队成为官吏,频繁地在山中号召民众举事,连文书官吏也被牵扯其中。

面对这样的局势,地方官员无力阻止,只能派遣军队前去镇压。然而,得知弟弟已经成功击败了数十名贼人,诗人内心欣喜,认为只有贤能之人才能有这样的作为。他感叹,那些未被杀死的贼人如果选择反抗,才是真正的罪恶;而百姓如果不造反,只是被逼无奈。整首诗通过这个故事,寓言性地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民间疾苦的忧虑,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敬佩。

收录诗词(22)

黎士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己亥小寒走笔赠古林和尚

不见吾子十年矣,子来远渡西江水。

拜子颜色为子欢,遂能解脱了生死。

忆昔追随全盛日,破壁短檠同吮笔。

规模贾董公孙书,指点云烟酣六籍。

其时吾师杨长公,同里沈陈俱劲敌。

与叔胡生三十强,摩空作赋徐庾匹。

各各心矜吾子贤,退让不敢齿行立。

子家簪缨床满笏,群从诸郎庙廊属。

子独游迹扫朱门,沧桑弹指逃空谷。

贤者所为不可测,学孔学释非两截。

大地应须截铁人,能穿虎豹探龙穴。

往事陈言空浩浩,选佛归来年尚少。

老大还念嫁时裳,我为子语子应笑。

三生石上灵岩山,欲得从君觅领要。

形式: 古风

题于慧男集药地老人画帧

前年曾见壁上山,去年又看卷中树。

道人丘壑自胸中,水水石石纷无数。

使见所梦忆所历,叹者得息迷者悟。

青原山上山如簇,何岭何峰是其族。

我未入山见道人,欲向此山先礼足。

譬如问鲭诣五侯,才过屠门已果腹。

春音居士殊高致,抗首风尘仙作吏。

前身要是白社人,乘闲便入青原寺。

又乞五岳留真形,道人泼墨供游戏。

我欲问君假齿图,沿溪处处咸相志。

他日入山或不迷,不止盘礴领其意。

形式: 古风

舟过建武夜行

不住因风好,能争半日程。

船灯敲石火,人语渡河声。

月上千峰立,霜深一雁鸣。

经年南北路,多半是宵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贵溪小隐岩

出郭无多路,斯山遂觉深。

四时全雨色,长夏逼秋心。

野馔分僧供,残碑与客寻。

谁能容小隐,弭节愧登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