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衿佩欢迎师帅来,读书种子赖栽培。
他年济济云霄路,谁信清朝叹乏才。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黻所作,名为《和建小学韵呈赵求仁使君(其三)》。从字里行间可见到作者对于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师帅来访的欢迎之情。
“衿佩欢迎师帅来”,这里的“衿”指的是衣服上的佩饰,而“衿佩”在古代常用来比喻学子们接受老师的教诲,表明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于教育者的尊敬。诗人通过这句话传达了学校对于师帅到来的热烈欢迎之情。
“读书种子赖栽培”,这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读书”指的是学习,“种子”象征着学生,而“赖栽培”则表明这些未来之才需要老师的培养。这里诗人通过对比生长中的植物与成长中的学子,凸显了知识传承的必要。
“他年济济云霄路”,这句话描绘了一种景象,即未来的道路宽阔而光明。“他年”指的是将来,“济济”形容道路宽广无阻,而“云霄路”则是比喻学问的高远。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未来学子们学术成就的美好愿景。
最后一句“谁信清朝叹乏才”,在这里“谁信”表达了一种质疑的情感,“清朝”虽然可以指代宋朝,但也可能是泛指一个时代或时期,而“叹乏才”则意味着对人才的缺乏表示遗憾。诗人通过这一句传达了对于当下社会人才辈出的担忧,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人才培养和选拔的关注。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教育的重视与对师帅到来的欢迎,更展现了对未来学术成就的美好期待以及对当前人才匮乏的担忧,体现出宋代文人对于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的深刻认识。
不详
理非精妙事非粗,一性空明彻万殊。
白发圣人由稚子,常惺惺处是工夫。
黉舍临溪静最安,朋来俊少共窥斑。
能知格物如星秤,即是程门第一关。
朔风吹客上江西,历遍山厓与石溪。
野鸟不知言有祸,晚窗犹自向人啼。
收网移舟月上时,西风吹浪脍鲈肥。
任渠官买高声叫,醉卧芦花别处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