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楼夜起

渔舠歌舫寂无踪,梦醒湖云第几重。

掩幔水风能破醉,钩帘斜月似窥侬。

暗中草气兼秋气,烟外山容似病容。

若为幽人伴遥夜,一灯楼上自鸣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湖边楼阁中的幽静与深邃之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湖面寂静、云雾缭绕的画面,通过“渔舠歌舫寂无踪”一句,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然物外的氛围。接着,“梦醒湖云第几重”则暗示了诗人从梦境中醒来,对周围环境的感知更加敏锐,仿佛置身于层层叠叠的云雾之中。

“掩幔水风能破醉,钩帘斜月似窥侬”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水面上的微风吹动着窗帘,似乎打破了诗人的醉意;而半开的帘幕前,斜挂的月亮仿佛在窥视着诗人,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

“暗中草气兼秋气,烟外山容似病容”则将视角转向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草木的香气与秋意交织在一起,远处的山峦在烟雾中显得憔悴不堪,仿佛病态一般。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多变与丰富,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若为幽人伴遥夜,一灯楼上自鸣钟”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独与寂寞的深刻体会。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夜晚,只有楼上的一盏孤灯和自鸣的钟声相伴,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孤独。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悟以及内心世界的探索。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湖上杂感(其二)

水寒成阵怯衣单,落拓愁怀遣倍难。

薄负才情合憔悴,可怜闲煞好阑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雨中游桃庄看飞泉即东坡题听泉亭处

搜石乃得泉,泉流更洗石。

石净争天青,泉飞化虹白。

山中连日雨,深坞绝行迹。

谁知穿云来,乃有问泉落。

左右闻涧声,寻源固不隔。

悬崖忽当面,飘沫时溅额。

俯掇星迸潭,仰怖雷破壁。

一与洞壑缘,分支已千百。

稍戛旋翻银,微渟顿澄碧。

大海及污潦,安知后所适。

保兹在山心,莫忘初境窄。

逝矣眉山翁,谁欤證心获。

形式: 古风

凤山南宋故内

废苑年年长绿芜,小朝廷此忍须臾。

久将去路归沧海,尚可勾人是圣湖。

家法请成援越绝,心传行乐拟吴趋。

是曾阅得兴亡处,错认江山作霸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葛岭暮归

湖岸烟尘过雨清,繁丝促管悄无声。

水风萧白鸥群散,山日荒黄我独行。

破寺阴阴飘柿叶,晚汀漠漠谢兰英。

寻吟自爱幽凉地,反觉悲秋气渐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