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橘鹤楼追悼沈武功

魏水扁舟去复还,春风落日叩禅关。

伤心橘鹤楼头醉,不见题诗沈朗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以魏水上的扁舟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沈武功的深深怀念。首句"魏水扁舟去复还",暗示了沈武功或许曾乘舟离去,而今诗人只能在魏水边独自回味他的踪迹。"春风落日叩禅关",春风与落日交织,渲染出一种寂寥的氛围,仿佛沈武功的灵魂还在禅定的关隘中徘徊。

"伤心橘鹤楼头醉",诗人登上橘鹤楼,借酒浇愁,心中满是伤感,因为未能见到沈武功的身影,这使得楼头的景色也蒙上了哀愁。最后,"不见题诗沈朗山",诗人遗憾地提及,昔日沈武功在山水间的题诗已无处寻觅,这不仅是对友人的思念,也是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景物的描绘和动作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故友沈武功的怀念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叹,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13)

周筼(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简邵村并烦致意楼岗令兄

绝塞得生还,修髯惊半白。

当年骢马声,道路犹藉藉。

初逢廿四桥,飞觞弄秋月。

重晤苴兰城,裁绡画奇石。

堆垛硬于冰,嫣润柔无骨。

气势欲飞翔,风烟恍出没。

米颠首必稽,李广弓思射。

捣鍊可补天,煮餐或拔宅。

临池饶媚姿,得句果秀发。

自君返白门,屈指岁一隔。

从来旷达人,只抱林泉癖。

倡和况元方,足以乐晨夕。

为予道相思,穷愁今更剧。

形式: 古风

老柏行

太华之柏高十丈,我来避暑坐相向。

骨硬皮坚势矗天,何异杰士老益壮。

依崖逼水郁如轮,一枝斜放惊心魂。

初疑绿凤衔花舞,再怪苍龙挟雨喷。

天之产物各有说,柏也槎丫耐冰雪。

不同桃柳斗先春,爱与松筠敦晚节。

闻尔植自沐黔宁,雅共衣冠际太平。

叶上常呈甘露瑞,枝头曾见彩云生。

半壁河山盟带砺,家家歌舞风前醉。

雨旸时若燥湿宜,草木都沾天子惠。

从经兵燹变风雷,琪树琼葩付劫灰。

婆娑翠色还我恙,惹我灵光鲁殿哀。

昔日孔明庙前有,杜陵野老悲歌久。

今朝何事到山中,逢尔如逢岁寒友。

要知造化岂敢私,栋梁之用须待时。

翻愁材大人偏弃,借问工师知不知。

形式: 古风

御香歌

阳羡才子陈其年,逢我淮南之崇川。

此时天意欲舞雪,狼山五点凝寒烟。

冻柳僵梅浑未放,约上扬州腰无缠。

陈也擎出金银颗,珠圆玉滑纷盘旋。

误疑海上不死药,服之或可求神仙。

那识此是都梁属,薰衣隔月香犹黏。

世庙宠赐顾冢宰,公孙好事今夸传。

试焚一丸消懑闷,幽兰丛桂围当筵。

载焚一丸解烦渴,滋喉溢齿将流涎。

火球半烬篆烟绿,凤凰仿佛翻云端。

洵为天下难得物,玉蕤石叶浪值钱。

忆昔吾祖参庙谋,中安外攘功名优。

纶扉劳瘁十三载,始蒙予告林中投。

复赐黄金营甲第,恩深养老娱春秋。

谁酿西陲炽妖火,未央长乐俄荒丘。

群盗纵横鬼昼哭,青毡旧物鲜遗留。

佣书糊口岂得已,真惭弗克承箕裘。

请将余香一一收,畏闻往事先生休。

我今从此学锄耰,污邪蕃熟满车篝。

衣食之外无他求,呜呼芳草实贻王孙羞。

形式: 古风

听蓼庵处士弹汉宫秋

雪云垂幕风飕飂,天荒地老客倦游。

多君开手抚玉轸,凄清弹出《汉宫秋》。

初如洞庭下木叶,复如滟滪泻寒流。

得无酒徒击别筑,得无嫠妇泣孤舟。

又疑猿啼向空谷,又疑雁叫落高楼。

借问此曲声何悲,令我忽忆国破时。

先帝有琴曰翔凤,玉熙宫里常携随。

时当中秋开夕宴,袁妃敛衽弹《关雎》。

意静指闲人月下,商流羽激声云飞。

星河斜度仙人掌,鸾鹤齐鸣百子池。

玉槃进酒葡萄暖,一挥再鼓天颜怡。

须臾寇盗肆窃发,衣宵食旰筹征伐。

无复重闻《金缕衣》,何曾还对丝桐月。

翔凤无端霹雳鸣,朱弦一一如刀截。

至尊惨澹竟攒眉,宫妾惊惶群吐舌。

事在甲申春之初,传其说者中涓吴。

不道三月十九日,乾翻坤陷龙鼎湖。

峄阳之桐识治乱,八音遏密钟虚换。

金枝玉叶坐彫残,凤尾谁怜应出爨。

吾民从此忆薰风,师旷师襄逐断蓬。

臣本恨人闻苦调,依稀泪带甲申红。

翔凤而今安在哉,手琴囊锁亦休开。

亟须满饮三百杯,将愁遣去无使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