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细看黄花把一枝,东篱犹是昔人非。
题糕酒外豪心在,吹帽风前素发稀。
雁叫霜天悲故国,鸦翻溪树背寒晖。
百年独有閒居乐,可怪东山事竟违。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远高洁的生活情趣和对往昔岁月的感伤。开篇“细看黄花把一枝”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即九日)赏菊花的情景,通过“东篱犹是昔人非”传递出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常感。
接下来的“题糕酒外豪心在,吹帽风前素发稀”写出了诗人对往日豪放不羁情怀的追忆,以及年华老去、头发斑白的现实。这里的“题糕”指的是重阳节吃茱萸糕的习俗,“酒外豪心在”表明诗人的豪迈之心未减,“吹帽风前素发稀”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雁叫霜天悲故国,鸦翻溪树背寒晖”一句通过听闻大雁的叫声和观察乌鸦在溪边树木间飞翔,抒发了诗人对于失去的家国的哀伤之情。这里“雁叫霜天”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氛围,而“鸦翻溪树背寒晖”则增添了一份凄清。
最后,“百年独有閒居乐, 可怪东山事竟违”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个人生命价值和闲适生活态度的肯定。诗中的“东山”通常是隐逸之地,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的精神寄托或理想状态。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而又不失优雅,通过重阳节的赏菊、饮酒等生活细节,勾勒出一位士人在岁月流转中对往昔的怀念和现世的淡然。
不详
梦断三更鹤,芦边系短篷。
听潮看海月,坐石受天风。
物至秋而化,年来我亦翁。
长歌相劳事,犹喜此樽同。
小泊蘋香柳下矶,重逢佳节感年时。
束蒿偶作人形想,采药须供国手医。
江镜愿为明主监,楚菰愁赋逐臣词。
酒边听尽敲篷雨,数日淮南去未迟。
瘦策松间日又斜,更过东崦吃僧茶。
丹青岭树明寒叶,水墨江天噪乱鸦。
付酒一杯真乐事,读书万卷是愁涯。
更尝世故知閒味,河水依然鬓自华。
琼花应自笑南翁,白发栖栖逐断蓬。
兵后百年城郭是,尘间多事古今同。
孤烟远堠如常夜,五月穷边尚冷风。
可待莼鲈归兴尽,长吟且复付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