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

细看黄花把一枝,东篱犹是昔人非。

题糕酒外豪心在,吹帽风前素发稀。

雁叫霜天悲故国,鸦翻溪树背寒晖。

百年独有閒居乐,可怪东山事竟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仔细观察那一枝菊花,东边篱笆还是旧时模样,人事已非。
尽管糕点和美酒之外,豪情依旧在胸,但秋风吹过,已见稀疏白发飘扬。
大雁在寒霜中哀鸣,唤起对故乡的悲伤,乌鸦在溪边树林间飞转,背对着寒冷的阳光。
一生独享闲居之乐,为何东山再起的愿望未能实现,这真是令人惊奇。

注释

黄花:指菊花,秋季常见花卉。
东篱:古代文人常以篱笆代指隐居生活。
昔人非:意指过去的人或事已经不在。
题糕酒:指宴饮或节日中的糕点和美酒。
吹帽风前:指秋风中吹动帽子的动作,暗示时光流逝。
素发稀:形容头发稀疏,暗示年老。
雁叫霜天:秋天的大雁叫声,象征思乡之情。
东山事:借指仕途或复出之事。
违:违背、未实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远高洁的生活情趣和对往昔岁月的感伤。开篇“细看黄花把一枝”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即九日)赏菊花的情景,通过“东篱犹是昔人非”传递出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常感。

接下来的“题糕酒外豪心在,吹帽风前素发稀”写出了诗人对往日豪放不羁情怀的追忆,以及年华老去、头发斑白的现实。这里的“题糕”指的是重阳节吃茱萸糕的习俗,“酒外豪心在”表明诗人的豪迈之心未减,“吹帽风前素发稀”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雁叫霜天悲故国,鸦翻溪树背寒晖”一句通过听闻大雁的叫声和观察乌鸦在溪边树木间飞翔,抒发了诗人对于失去的家国的哀伤之情。这里“雁叫霜天”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氛围,而“鸦翻溪树背寒晖”则增添了一份凄清。

最后,“百年独有閒居乐, 可怪东山事竟违”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个人生命价值和闲适生活态度的肯定。诗中的“东山”通常是隐逸之地,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的精神寄托或理想状态。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而又不失优雅,通过重阳节的赏菊、饮酒等生活细节,勾勒出一位士人在岁月流转中对往昔的怀念和现世的淡然。

收录诗词(65)

张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上海

梦断三更鹤,芦边系短篷。

听潮看海月,坐石受天风。

物至秋而化,年来我亦翁。

长歌相劳事,犹喜此樽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午日次韵池袭父

小泊蘋香柳下矶,重逢佳节感年时。

束蒿偶作人形想,采药须供国手医。

江镜愿为明主监,楚菰愁赋逐臣词。

酒边听尽敲篷雨,数日淮南去未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东庵与道者语有感

瘦策松间日又斜,更过东崦吃僧茶。

丹青岭树明寒叶,水墨江天噪乱鸦。

付酒一杯真乐事,读书万卷是愁涯。

更尝世故知閒味,河水依然鬓自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平山和韵鹤田

琼花应自笑南翁,白发栖栖逐断蓬。

兵后百年城郭是,尘间多事古今同。

孤烟远堠如常夜,五月穷边尚冷风。

可待莼鲈归兴尽,长吟且复付杯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