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赠晚学李君(其十一)

山家何物是知音,也胜人间枉用心。

学就万年龟喘息,习成千岁鹤呻吟。

冲和久养灵通兽,关节常调不死禽。

独对翠微谁更问,鼎分三足伴光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山家何物是知音"表达了诗人在山中找到了与自己心灵相通的东西,而不像人间那般需要刻意去维持关系。"学就万年龟喘息,习成千岁鹤呻吟"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通过长时间的修炼,达到了一种与自然界长寿之物(如龟、鹤)一样的境界。

"冲和久养灵通兽,关节常调不死禽"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脱生死的境界,诗人通过长期的修行,使自身变得像那些神异而长寿的生物一般,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状态。"独对翠微谁更问"则表达了诗人在山中自得其乐,不需要再去询问外界的事务。

最后一句"鼎分三足伴光阴"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自然之物(如鼎,古代的炊器,一般有三个脚)共享光阴的景象,这里的“鼎”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稳固、安宁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山家生活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达到与自然合一的修行境界。

收录诗词(13)

邢仙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诗赠晚学李君(其六)

秋景澄清物象希,山家沈寂俗难齐。

常听岭瀑连云泻,时有林猿隔岫啼。

月黑笈明灵武动,夜寒囊破蹇驴嘶。

此身已脱人间世,赢得烟萝自在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诗赠晚学李君(其十)

无言隐几闭松扃,万古襟怀独自灵。

点笔时研三卷篆,弹冠尝动一簪星。

青童去撅南山木,野客来寻北帝经。

天道不须窥牖见,满门山岳自青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诗赠晚学李君(其十二)

世事功名不足论,好乘年少入真门。

浑如一梦庄仙蝶,况是千年柱史文。

须向黄庭分内外,不交周易秘乾坤。

他年陵谷还迁变,家住蓬瀛我尚存。

形式: 七言律诗

诗赠晚学李君(其七)

丹雄初伏匮方灵,万里蓬壶第一程。

神室下封添夜火,金砂新浴炼真形。

稚川箧里藏丹诀,鸿宝方中检药名。

既得仙人小龙虎,便寻根本到长生。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