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杜咏物小诗(其三)

捣破征人梦,清宵一派砧。

水揉临别泪,石抱望夫心。

轻重和愁听,寒温用意深。

玉纤无气力,渐渐不成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以“捣衣声”为切入点,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相融合,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细腻的艺术氛围。诗人通过“捣破征人梦”这一句,直接点明了捣衣声对远离家乡、在外征战之人的影响,仿佛那清冷的夜晚,捣衣的声响打破了他们的梦境,勾起了他们对家的思念。

接下来,“清宵一派砧”描绘了捣衣声在静谧的夜晚响起的画面,渲染了一种孤寂而又深情的氛围。捣衣声如同流水一般,潺潺不绝,它不仅揉合了临别时的眼泪,也仿佛是石头间对望的夫妻之心,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

“轻重和愁听,寒温用意深”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捣衣声的轻重与寒暖,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变化,更是情感的投射。它承载着思乡之情,蕴含着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每一声都充满了复杂的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离别之苦的深刻理解。

最后,“玉纤无气力,渐渐不成音”以捣衣人的形象收尾,将情感推向高潮。随着捣衣动作的逐渐无力,捣衣声也渐渐消失,这不仅是体力的衰竭,更是情感的疲惫。这一细节处理得极为细腻,既表现了捣衣人的辛劳,也暗示了思乡之情的难以言表,最终只能化为无声的泪水。

整首诗通过对捣衣声的细腻描绘,成功地传达了离别之痛、思乡之情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收录诗词(426)

黄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老杜咏物小诗(其四)

不辞风露冷,恻恻逼离人。

梦里回文妇,堂前断杼亲。

因之生太息,相和至清晨。

欲觅筠笼置,床头听更深。

形式: 五言律诗

和老杜咏物小诗(其五)

带露明还灭,随风坠复飞。

再生馀腐气,一抹染荷衣。

窗下镫光细,阶前扇力微。

吴公台外路,不照阿嬷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和老杜咏物小诗(其六)

欲放扁舟去,其如风起何。

伊人忘姓氏,暮色澹烟波。

潮落鱼龙远,秋高鸿雁多。

花丛曾倚玉,头白感蹉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和老杜咏物小诗(其七)

亦有凌霄意,居卑不自持。

微生幸相结,有节莫生疑。

威凤岂曾顾,蓼虫欲致辞。

从来君子道,晦塞亦如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