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呈王达之御史》。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自比“西晋文章伯”,此处指的是西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王羲之,意在赞美其文学成就;又自比“南台法令师”,这里的“南台”可能是对某个地方或官署的称呼,而“法令师”则意味着诗人对于法律制度有深刻理解和掌握。
诗中的“常因行部日,记得从游时”表达了诗人在执掌朝廷文书、处理政务的日常工作中,不忘初心,回忆起之前游历各地、学习国家法令的情况。接下来的“敏手除三害,贞心畏四知”则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品德,他能够迅速辨别并消除各种危害,同时保持清廉的心志,对于世间的种种知识都抱有敬畏之心。
最后,“何由侍王导,挥麈话襟期”中“王导”可能是指某位高官或领导,而“挥麈”则是比喻诗人在文学上的才华横溢,能够像挥洒墨水一样自由地展现自己的文艺才情。整首诗通过对自己才能和品德的自信宣扬,以及对于服务于朝廷、辅佐君主的愿望表达,展示了诗人高远的政治理想和深厚的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