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女弟(其三)

阿母性慈爱,爱汝如珍珠。

一日三摩挲,未尝离须臾。

今日送汝去,执手劳踟蹰。

汝姑哀寡鹄,哀肠多郁纡。

弟妹尚稚幼,呀呀求乳雏。

太母持门户,人言胜丈夫。

靡密计米盐,辛勤种瓜壶。

一门多秀才,各自夸巾裾。

粥粥扰群雌,申申詈女媭。

汝须婉以顺,朝夕承欢娱。

欢娱一以承,我心一以愉。

待汝一月圆,归来话区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送女弟(其三)》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描绘了母亲送别女儿时的复杂情感和对女儿未来的殷切期望。

诗中首先描述了母亲对女儿的深厚情感,将女儿比作珍贵的珍珠,每日抚摸,不舍分离。接着,母亲在送别女儿时,内心充满了不舍与哀伤,仿佛自己失去了伴侣。她担忧女儿远行后的孤独,以及家中年幼弟妹的照顾问题。母亲的形象在此显得坚强而伟大,她不仅承担着家庭的重担,还要教导女儿如何在社会中自立。

诗中还提到了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包括年迈的母亲、年幼的弟妹、以及家中的秀才们。通过这些角色的描述,展现了家庭的和谐与竞争,以及女性在家庭中的多重角色与责任。

最后,母亲对女儿提出了期望,希望她能够温柔顺从,每天都能带来欢笑与安慰。她承诺,只要女儿一个月后归来,她就会分享这次分别的种种感受与经历。这表达了母亲对女儿的思念与期待,以及对家庭团聚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朴实,生动地展现了母女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家庭生活的复杂面貌。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二十初度

堕地添丁日,时平万户春。

我生遂多事,臣壮不如人。

离乱艰难际,穷愁现在身。

摩挲腰下剑,龙性那能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游丰湖(其一)

西湖吾未到,梦想或遇之。

濛濛水云乡,荷花交柳枝。

今日见丰湖,万顷青琉璃。

持问老东坡,杭颍谁雄雌?

浃旬困积暑,泼眼惊此奇。

恍如画图中,又疑梦寐时。

人生为何事,毕世狂奔驰。

黄尘没马头,劳劳不知疲?

嗟我不能仙,岂能免人羁。

要留一片地,自谋老来私。

悠悠湖上云,耿耿我所思。

下与鸥鹭盟,上告云天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游丰湖(其二)

浓绿泼雨洗,森森竹千个。

亭亭立荷叶,万碧含露唾。

四围垂柳枝,随风任颠簸。

中有屋数椽,周遭不为大。

罗山峙其西,丰湖绕其左。

关门不见山,凿穴叠石作。

前檐乡䆉稏,后屋旋水磨。

扶筇朝看花,入夜不一坐。

亭午垂湘帘,倦便枕书卧。

偕妇说家常,呼儿问书课。

敲门剥啄声,时有老农过。

君看此屋中,非他正是我。

行移家具来,坐待邻里贺。

形式: 古风

游丰湖(其三)

斜阳照空林,徘徊未忍去。

多恋究多累,掉头未可住。

我生二十年,初受尘垢污。

家计竭中乾,俗状作先驱。

飞鸟求枝楼,三匝方绕树。

大海泛浮萍,归根定何处?

渺茫发大愿,天意肯轻付。

况今千里来,担簦期一遇。

行锁矮屋中,蒸甑热毒注。

密如营窠蜂,困似涸辙鲋。

走雷转肠鸣,渴水乞沫呴。

谁能出尘世,一脱束缚苦?

回头望此湖,万顷迷烟雾。

梦魂时一游,且记湖边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