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吴迪吉汪信民游西塔寺分韵赋诗以荷花日落酣为韵探得荷花字(其二)

林间露警鹤,城头日翻鸦。

荷香晓逾清,山色秋更佳。

寺有老比丘,视世如虚花。

茶香语有味,境静思无邪。

夕阳动归兴,天末散馀霞。

徘徊不忍去,南楼吹晓笳。

更约秋夜来,小船卧蒹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在西塔寺的游历,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联“林间露警鹤,城头日翻鸦”以鹤和鸦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清晨与黄昏的景象,鹤在林间露水初降时警觉地飞翔,而城头上夕阳映照下,乌鸦翻飞,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颔联“荷香晓逾清,山色秋更佳”则转向对荷花与山色的描写,清晨的荷花散发出更加清新的香气,秋天的山色也显得格外宜人,诗人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自然景观在不同时间的美丽。

颈联“寺有老比丘,视世如虚花”描绘了寺庙中的僧侣形象,他们看待世间万物如同虚幻之花,体现了佛教中对现实的超脱态度,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尾联“夕阳动归兴,天末散馀霞。徘徊不忍去,南楼吹晓笳。更约秋夜来,小船卧蒹葭。”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游历的留恋之情。夕阳西下,激发了诗人归家的欲望,但面对美丽的景色,他却不愿离去,甚至期待着夜晚再次来到这里,乘着小船,在芦苇丛中度过。这一系列的情感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317)

谢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 字:无逸
  • 号:溪堂
  • 籍贯: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
  • 生卒年:1068-1113

相关古诗词

游西塔寺分韵得异字

天刑不可解,何以补我劓。

同访老比丘,步至城南寺。

脱冠饭其腹,咀嚼风雨驶。

四壁吼怒雷,稍稍众客睡。

而余与汪侯,敬咨第一义。

山僧笑不答,饮食自知味。

岂无一樽酒,把盏得竟醉。

不知虚静中,自有无穷意。

赋诗非不工,聊以助游戏。

莫学玉川子,弄笔嘲同异。

形式: 古风

游西塔寺分韵得溪字

绿筱蒙修涂,圆荷媚清溪。

步屧便清风,欻见古招提。

入门眼界净,端如刮金篦。

升堂各趺坐,野语无町畦。

吾徒性真率,可追阮与嵇。

安能触世网,瓮底藏醯鸡。

爱此清旷境,不知夕阳西。

归骑去联翩,城头乌夜啼。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与诸友游南湖分韵得红字

不通泮宫籍,端居常屡空。

贫知俗益薄,老觉书有功。

寂无裹饭客,门前翳蒿蓬。

平生眼底人,粗知吾困穷。

招呼城南游,饭我枵肠空。

亭午得一饱,哦诗和秋虫。

扪腹步南湖,缓带披凉风。

渐见波心莲,颇忆新妆红。

徐酌穆生醴,宛如和露浓。

三咽不知味,百盏无醉容。

但可胜茶汤,留饷东坡翁。

儒生本酸寒,独处罹百凶。

不谒魏元君,粗免恶少攻。

形式: 古风

送鹿好古

邑小民事简,琴樽有馀欢。

才高气虽雄,心夷神自闲。

吐辞如春风,万象生笔端。

向识杏坛老,不应叹才难。

山近雪云密,风动梅香寒。

铜龙晓鼓鸣,画舸扬漪澜。

丈夫重离别,感慨伤朱颜。

努力事明主,慎勿轻挂冠。

形式: 古风